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甘肃中东部大量地震滑坡的成灾机制分析,按形成时代将滑坡分为新滑坡、老滑坡和古滑坡;按物质组成、滑体厚度及滑床位置又可分为浅层黄土滑坡和深层切层滑坡。该地区地震滑坡的主要危险来自新滑坡和浅层黄土滑坡,滑坡成灾机制复杂,与许多因素有关。地震滑坡主要特征是成灾时间短,规模大;灾害持续时间长、反复性大;易引发次生灾害。预防地震滑坡是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2.
苗百岭 《内蒙古气象》2007,(6):F0002-F0002
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实验室云室由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批准立项支持,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专家的指导下,历经2年于2007年10月通过内蒙占气象局组织的验收,并开始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23.
内蒙古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或中心)成立于2002年,主要负责基础地理数据的采集、加工、更新、维护和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地理数据传输网络的安全维护及测绘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中心现有职工44人,其中35岁以下19人,占总人数的43.2%。2005年信息中心团支部成立,  相似文献   
24.
喀喇沁亲王府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品级最高、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蒙古族亲王府邸。它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原卓索图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西距承德120km、距北京300km,是内蒙古自治区距北京最近的旅游路线,赤、承、京公路在王府门前经过。亲王府与福会寺、龙泉寺、灵悦寺、马鞍山风景区遥相呼应,构成了一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统一的旅游风景线,是避暑、旅游、度假的良好去处。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此,防雷安全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喀喇沁旗亲王府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  相似文献   
25.
任国玉 《地理研究》1987,6(4):70-76
应用修订的康拉德公式计算美国中东部温带地区日均温稳定≥10℃积温,并同我国相应纬度地区作了对比。这一对比揭示出我国东部温带并非世界同纬度地带夏半年热量资源最丰富。  相似文献   
26.
《河南国土资源》2007,(11):40-40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国土资源局整肃队伍敢动真格、不手软。日前,该市集宁区国土资源分局原领导班子工作不力、社会影响较大被集体停职。  相似文献   
27.
《探矿工程》2010,(11):18-18
内蒙古国土资源厅消息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第五检查小组抵达通辽市,对通辽市科尔沁区地热井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  相似文献   
28.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姚家店铅锌矿矿床为一受NW向断裂带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矿体呈脉状产于二叠世额里图组安山质凝灰岩之构造破碎带内,形态产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为硅化、黄铁矿化碎裂岩型铅锌矿石。  相似文献   
29.
地震勘探技术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在煤田勘探中被广泛的应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德日存呼都格矿区采用地震勘探技术,在解释煤层、构造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煤矿的开采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煤炭勘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0.
贾一凡 《西部资源》2014,(2):151-153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力度虽然不同,但是与荒漠化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与荒漠化斗争的历史,既可以总结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党和政府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决策提供参考;还能够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与荒漠化斗争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