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8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649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522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1978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73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赵保具  颜开  肖荣阁 《现代地质》2021,35(3):608-624
稀土元素的示踪作用在地质学、地球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稀土参数图解可以揭示岩石的形成机理、条件和成因分类,追踪各种复杂地质作用的演化历史。利用稀土元素参数REE与SiO2、REE与LREE/HREE、δEu与LREE/HREE图解,在内蒙古拜仁达坝-维拉斯托铅锌银多金属矿区从偏基性端元向偏酸性端元演化的闪长岩类野外岩相学观察和室内测试的基础上,发现其全岩稀土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稀土参数图解新方法与微量元素聚类分析,判别其闪长岩的成因和岩浆源区。结果显示,拜仁达坝赋矿的闪长岩具有高硅、富钠及较高MgO和Al2O3含量的特征,属钙碱性系列,显示地幔岩浆分异与下地壳熔融岩浆混合的特点;拜仁达坝-维拉斯托闪长岩LREE/HREE-REE和δEu-LREE/HREE曲线显示,稀土高值组端元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负Eu异常明显,相对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Sr、P、Ti等高场强元素,而稀土低值组端元反之。上述特征表明, 拜仁达坝-维拉斯托闪长岩为一套活动大陆边缘幔源为主、壳幔混合成因的钙碱性岩浆岩系列。实例研究初步证实,提出的稀土参数图解新方法是有效的,具有较强的普适性,适合在常规的地质科研中完善并推广。  相似文献   
122.
123.
撰山子金矿床位于内蒙古台隆东段北缘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于家北沟组灰岩、中二叠世流纹岩和中三叠世花岗斑岩中,被晚三叠世闪长岩所截切。本文在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各成矿阶段热液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研究,查明了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演化特征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成矿阶段按从早到晚的顺序可分为石英-黄铁矿、石英-硫化物和石英-萤石-方解石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激光拉曼实验表明,热液矿物中原生包裹体可分为气液两相水型包裹体(Ⅰ型)、二氧化碳水三相型包裹体(Ⅱ型)、含子矿物三相型包裹体(Ⅲ型)、纯气相二氧化碳型包裹体(Ⅳ型)、纯气相水型包裹体(Ⅴ型)和纯液相水型包裹体(Ⅵ型)6种类型。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从早阶段至晚阶段逐渐降低。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低和高盐度、中低密度的CO2-NaCl-H2O体系。主成矿阶段气液两相盐水和CO2-H2O三相包裹体限定的成矿压力范围分别为15.7~28.6、59.0~88.7 MPa,整体成矿深度范围在1.6~3.3 km之间。综合分析认为,撰山子金矿床在成矿过程中发生了流体不混溶(沸腾)作用,矿床的形成与中三叠世—晚三叠世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合引起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是区内典型的中高温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4.
铌铁锐钛矿是含铌、铁的锐钛矿变种。呈土黄色、褐棕色,板状或土粒状。反射率589nm,15.9%,显微硬度H_v=275.9kg/mm~2。计算比重4.4g/cm~3。主要化学成分Nb_2O_534.92—44.3%,TiO_2 29.38—37.58%,Fe_2O_3 14.94—17.19%。化学式:(Ti_(0.44)Nb_(0.31)Fe_(0.25))_(1.00)O_2X射线分析表明该矿物属四方晶系,α=3.828±0.002,c=9.682±0.009,空间群I4_1/amd,Z=4。 共生矿物钕易解石,深红色者变生现象轻微;浅黄色钕易解石与铌铁锐钛矿可能形成于稍晚、较低温度条件下的矿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5.
内蒙古白银都西群变质火山岩的钕、锶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白银都西群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变粒岩、长英片岩和条带状混合岩组成,是白银都西-白乃庙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东北白银都西一带。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信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该套岩层的归属,构造性质和形成机理尚不清楚。笔者首次对白银都西群斜长角闪岩的Nd和Sr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所获Sm-Nd同位素等时年龄为1394±46Ma(23),Nd初始比值为0.511 243±8(23)和εNd(T)=+7.9±2.1(23)。~(87)Sr/~(86)Sr和~(87)Rb/~(86)Sr比值分别为0.705 79—0.709 12和0.17—0.34,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结合野外地质证据和岩相学特征,我们认为:白银都西群基性火山活动发生在中元古代,成岩物质来自亏损地幔源,成岩以后构造变动和变质热液活动致使Rb-Sr同位素体系受到严重干扰破坏。  相似文献   
126.
内蒙古乌拉山石英-钾长石脉金矿床铅和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床是近年在我国北方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主要由赋存在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地层中一系列石英-钾长石脉和石英脉组成。矿区范围内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类分布广泛并且同金矿化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本文对乌拉山金矿床,大桦背花岗岩体和变质岩地层的硫、铅同位素比值进行了系统测定,并解释了不同地质体硫、铅同位素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金成矿作用发生在240×10 ̄6a,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大桦背花岗岩体及有关的岩脉,乌拉山金矿床形成过程中,亦有部分非岩浆物质混入。  相似文献   
127.
乌拉山金矿带大体背花岗岩成因属陆壳(改造)重熔型。花岗岩在成矿作用中的贡献,不仅能直接提供矿源,而且更重要的是间接提供矿源,花岗岩与金矿床在成因上、空间上、时间上有着密切联系,是形成(花岗岩)与被形成(矿床)的关系。指明乌拉山金矿具有三位一体成矿地质条件,即大古代变质岩系是金等成矿元素的提供者──—成矿基础,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是金等成矿元素的地质营力──—关键成矿作用,随之而进行的是金沿着构造裂隙(与之配套的断裂构造)集中、沉淀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8.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水文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福林  马焕章 《水文》1994,(3):52-56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水文特性赵福林,马焕章(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水文勘测大队)一、自然地理环境呼伦贝尔盟(以下简称呼盟)位于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之间。内蒙自治区东北部,面积25万多km ̄2。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  相似文献   
129.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交其尔推覆构造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维杰  李述靖 《现代地质》1995,9(2):220-225,T001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中部交其尔一带发现一条近EW向延伸的推覆构造带。上元古界-下古生界浅变质岩以低角度向北推覆于晚古生代花岗岩基之上.推覆构造上盘的浅变质岩中发育有一套轴面向南倾的同斜倒转褶皱系,并伴有一系列向南倾的叠瓦状逆冲断面。下盘花岗岩中发育有较宽的糜棱岩带.沿推覆构造带分布有一系列的飞来峰及构造窗。这一构造带的发现,为纬向构造带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并显示了晚古生代末期以来地壳沿经线方向的强烈缩短。  相似文献   
130.
内蒙古阿里河地区中元古代蛇绿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胡道功  张海 《中国区域地质》1995,(4):334-338,T001
涡伊列克得-阿里河晚古生代板块俯冲带发育许多大小不等,北东向延伸的蛇绿岩块,其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对其层序、岩石组合、矿物成分、岩石化学特征,就位时代等作了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