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临潭,古称洮州,地处中国内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邻岷县,北接康乐、渭源两县,与卓尼县插花接壤。临潭县地形西高东低,大多地区属高山丘陵地带,  相似文献   
32.
采用漂浮通量箱法和扩散模型法同步地观测了模拟内陆水体在不同条件下的CH4和N2O的水-气交换通量,旨在比较两类方法取得结果的异同。结果显示:这两类方法所测得的绝大多数CH4排放通量都与水中溶解氧呈显著线性负相关(显著性系数P0.001)。同时N2O排放通量与表层水温及水中铵态氮、硝态氮、溶解碳和溶解氧的关系可用包含所有上述水环境因素的Arrhenius动力学方程来表达,这些因素可以共同解释86%~90%的N2O通量变化(P0.0001),且不同方法测定的N2O通量的表观活化能和对表层水温的敏感系数分别介于47~59 kJ mol-1和1.92~2.27之间;扩散模型法所获得的CH4和N2O通量分别是箱法测定值的13%~175%和15%~240%,差异程度因模型而异;不同模型取得通量间相差20%~1200%,平均相差2.3倍。上述结果表明:仅用一种模型方法来取得CH4或N2O排放通量易形成较大偏差;不同扩散模型法和箱法测定的通量在反映CH4和N2O排放的内在规律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它们对真实气体通量的测量是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系统误差,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3.
《国土资源》2014,(1):59-59
日前,37名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的科考人员从距离中山站约10公里的内陆出发基地出发,前往南极内陆执行科考任务。  相似文献   
34.
柽柳对盐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柽柳是一种盐生植物,具有很强的耐盐、抗旱、耐淹的生物学特征,广泛分布在内陆盐碱地和我国北方滨海湿地、滩涂,有"南有红树,北有柽柳"之说。柽柳是典型泌盐盐生植物,在盐碱地(含滨海湿地)种植形成柽柳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其物质生产、能量转换、气候与水分调节、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育、防风固沙/护堤等生态与环境功能[1-2],而且也是生物改良盐渍土的一种有效措施。种植柽  相似文献   
35.
思源 《海洋世界》2008,(10):20-23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站的建设参考了我国已有的长城站、中山站的建设,特别增加了中继站。因此,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区、科研区、后勤区、冰芯钻探区、应急保障区、中继站、站区工程作业和运输专用机械交通设备等。南极内陆站的建设规模主要根据科考队员的人数、科考内容及特殊的建设方式(主要是集装箱式建筑)确定的,总建筑面积556平方米。  相似文献   
36.
文章主要阐述了桂林热带岩溶、岩溶洞穴强烈发育的几个地质历史时期(中、晚三叠世、第三纪、第四纪)和热带岩溶、岩溶洞穴相对不发育的几个地质历史时期(侏罗纪、白垩纪)。并据资料推算了中、晚三叠世至白垩世古地磁纬度,证明以上地质历史时期本区均处于低纬度热带、亚热带环境。文章认为,中、晚三叠世基本上奠定了桂林热带岩溶地貌轮廓雏形;第三纪基本上形成了现代热带岩溶地貌总形态;第四纪使热带岩溶发育得更深化、齐全、典型、配套、完美,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热带岩溶地貌和热带岩溶发育的模式地区。文章提出现漓江峡谷、地下一定深度的岩溶洞穴是第三纪或主要是第三纪发育形成的。否定了垂向上岩溶洞穴成层性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37.
张金亮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10017-2022010017
分支河流体系的讨论有助于促进各类冲积体系的分类学研究,并可促进源—汇体系分析的定量化。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Okavango)曲流河扇是分支河流体系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沉积学、水文学和地貌学特征,主要特点如下:①河道形态属于单线曲流河道向下游分叉型,顺流方向产生弯度不一的分支河道网络,从顶点向下游方向,河道呈放射状,由河谷内的限制性河道变为盆地内的非限制性河道;②顺斜坡向下,河道分叉作用增强,河道的尺度和规模减小,受物源控制,无论是曲流河道还是低弯度河道,皆为砂质载荷,河道宽度、水体深度和沉积物粒度虽有系统变化但不显著,且在极低的坡度控制下,随着流量的减少,河道由曲流河逐渐变为低弯度河,河道形态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坡度、流量、沉积物粒级和河岸强度;③根据湿地和河道分布特征,可将扇体划分为补给河谷、近源扇、中部扇和远端扇4个亚环境:补给河谷以单线曲流带和不同规模的迂回坝发育为特征,近源扇主要为泥炭限制的分支河道和河间沼泽沉积,中部扇主要为曲流河和低弯度河沉积,沼泽减少,漫滩增加,远端扇为宽浅型的非限定性河道,以沙岛林地之间的漫滩沉积为主;④沉积物主要为未固结的石英砂,主要来源于卡拉哈里盆地近代风成沉积,砂质纯净,分选和磨圆俱佳,缺乏细粒杂基,粒间细粒组分主要为生物成因的硅藻、植硅石和有机物质,亦见有方解石和二氧化硅胶结物。  对现代曲流河扇体系进行调查的重要目的就是研究地下类似沉积体系的分布。通过对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相关“内陆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沉积规律的重新认识,可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预测模式。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沉积时期,沉积作用受盆地北缘物源控制,来自北部物源的碎屑物质在宽阔的湿地平原上发育了多套分支河流沉积体系,主要为曲流河扇沉积体系。顺着沉积斜坡向下,河道的尺度和规模减小,沉积物粒度变细,煤层和暗色泥岩厚度变小,缺乏明显的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及稳定的前三角洲深水相。沉积组合主要表现为分支河道砂岩、漫岸细粒沉积与湿地泥岩及薄煤层的互层,为大气田的形成奠定了沉积基础。  相似文献   
38.
杨威 《海洋世界》2006,(10):45-48
格罗夫山考察队圆满完成计划任务,起程返回中山站 进入2月,南极中山站地区的天气情况与1月相比,逐渐变得恶劣起来。不但气温下降得比较厉害,大风和大雪天气逐渐增多,而且白天慢慢变短,黑夜开始逐渐增长,基本不具备野外作业的条件。但是,满载祖国和人民希望的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格罗夫山队于北京时间2006年2月10日在东南极内陆冰盖格罗夫山地区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开始踏上返回南极中山站的征程。格罗夫山队11名队员在站区进行简单的休整后将陆续登上“雪龙”船,等候其他队员上船后一同返回祖国。  相似文献   
39.
登顶冰穹A     
北京时间2008年1月10日凌晨,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已行进至距中山站1172千米处,离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Dome—A只剩115千米,此处海拔3910米,已经进入南极内陆Dome-A核心区域。此时,考察队员以及车辆已经出现了高原反映。  相似文献   
40.
1916年的夏天十分难熬——空气中的热浪已到了灼人的程度,随热浪一起蔓延的还有脊髓灰质炎。每天,数以千计的人从内陆城市乘坐火车到新泽西海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