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8篇
  免费   3181篇
  国内免费   3945篇
测绘学   380篇
大气科学   308篇
地球物理   1314篇
地质学   14161篇
海洋学   1438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823篇
自然地理   499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710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758篇
  2018年   560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870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828篇
  2010年   764篇
  2009年   732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692篇
  2005年   609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521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462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432篇
  1996年   375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5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文章以构造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相结合的综合地层学分析方法作为分析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基础,以不整合面和其对应面作粉割盆地充填序列的基本界面,并按不整合面的规模和性质,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分割为6个构造层序和14个层序,初步查明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序列和沉积体系三维空间配置模式及其在时间上的演变。建立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地层格架和充填模式。  相似文献   
962.
华南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及演化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详细研究盆地中各类沉积体系的沉积构成和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成因地层对比,建立了残留海湾—前陆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根据沉积体系的时空组合及其与相关等时性地层面的配置关系,划分出了3个构造沉积幕,每个构造沉积幕都是盆地基底荷载挠曲变形至弹性回跳过程的沉积响应。海平面升降变化和盆内软沉积物压实沉降虽然不能触发和主控盆地基底的构造挠曲旋回,但对各构造沉积幕的地层构型和持续时间有重要影响。盆地基底荷载挠曲变形与海平面升降或压实沉降过程以不同方式叠加,产生各种类型的构造沉积幕,与前陆盆地共生的还有后陆盆地和残留的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966.
我国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和油气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详细讨论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改造作用形成的构造和油气分布。论文指出我国含油气盆地多属板内断陷(或坳陷)叠合式盆地;油气分布主要受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和改造作用形成的构造样式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67.
本文根据三水盆地下第三系心组有机地化资料的分析,确定其生油门限深度为400米。进一步讨论了影响我国东部第三系含油气盆地成油门限值的几种地质因素。提出这些年青的盆地只要具有高地温梯度、高沉降速度、埋深大、剥蚀少就能在较短时间中形成油气。  相似文献   
968.
东海陆架盆地岩石密度与磁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东海陆架盆地20口钻井160块岩心标本物测定和17口钻井密度测井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统计,给出了东海陆架盆地的岩石密度和磁性特征。  相似文献   
969.
运用David A.White,1988介绍的方法,编制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和瓯江凹陷油气成藏组合图。通过图件编制的启示,对两个凹陷成藏主要特征和控制油气规律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并确定有利勘探区和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970.
临汾盆地地震危险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强震地震穴的地震序列分析,华北地震迁移、汾渭地震带地震丛式分布,和地震丛的强度分析以及汾渭地震带分段及强弱段相间分布特征,与本活动期地震丛活动空间分布等论述了临汾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