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早前寒武纪花岗岩—绿岩地体中金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前寒武纪花岗岩—绿岩地体中赋存着丰富的金矿床。我国绿岩带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台,也是重要的含金岩系。产在花岗岩—绿岩地体中的金矿可分为绿岩带中的原生和再生金矿床两大类。金矿的形成是多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2.
云南西部地质构造格局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范承钧  张翼飞 《云南地质》1993,12(2):139-147,181
云南境内,红河断裂以西,主要由四条不同时代的板块缝合带为骨架,构成南北向、北北西-南南东向的条带状构造格局。由东向西依次为:红河缝合带为元古大洋向东俯冲于扬子陆块之下、于印支-燕山期再次强烈活动的构造推覆带,使扬子古陆早元古代变质岩推覆于其西的晚古生代地层之上。澜沧江缝合带为晚华力西-印支早期的一条板块缝合带,大洋向西俯冲于冈瓦纳古陆的藏滇微古陆之下,最后导致扬子古陆与藏滇古陆的碰撞。缝合带间主要分布石炭-二叠纪时的火山岛弧,其西缘发育碰撞型临沧花岗岩。金沙江缝合带是澜沧江缝合带晚期的次级俯冲带。北部,石炭纪时的沉积环境具洋盆性质,但剑川以南又与红河缝合带西侧的石炭-二叠纪裂陷槽相衔接。据此认为该缝合带可能是一条转换断层。早古生代时,红河缝合带与澜沧江缝合带之间为一冒地槽,洋盆向西迁移奎澜沧江一带到晚古生代,已演化为地台沉积;中生代时.则属地堑盆地,称兰坪-思茅中生代拗陷。澜沧江缝合带以西,无弧后盆地出现,而代之以弧后隆起及晚古生代时的裂谷;更西之保山盆地属陆内长期坳陷之古生代盘地。怒江缝合带在西藏地区为侏罗纪时的拉张洋盆,于早白垩世合拢,蛇绿岩广泛出露,缝合带的特征较明显;但向南延入云南,则表现不明显,可能具剪切并接性质。怒江缝合带以西的腾冲-盈江地区,变质基底广泛出露,燕山-喜山期地壳重熔花岗岩成带分布,为雅鲁藏布江缝台带仰冲侧的酸性岩浆岩带。  相似文献   
23.
北祁连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古生代北祁连是一个陆间微洋盆。震旦纪时,北祁连开始从华北板块中解体出来。主要裂谷作用发生于寒武世。北祁连地槽主要闭合期为晚奥陶世和早、中志留世。晚志留世和早泥盆世经历了复杂的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24.
廖泽文  耿安松 《地球化学》2001,30(5):433-438
沥青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可以反映出其分子结构上的特征,红外吸收因子Z[I(1380cm^-1)/I(720cm^-1)]能指示不同来源沥青质的母质类型;吸收因子Y[I(1600cm^-1)/I(1450cm^-1)]可以较好地讨论沥青质的成熟度演化状况;沥青质的红外研究认为,所有的沥青质都具有较好的再生烃潜力,其中Ⅲ型母质来源的沥青质具有较好的再生气潜力。而Ⅰ和Ⅱ型母质来源的沥青质具有高的再生油潜力。  相似文献   
25.
拉鸡山构造带东西长逾650km,展布于由元古宇组成的结晶地块内部,是一条早古生代火山岩极为发育的构造带。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拉鸡山进行大地构造学、岩石学研究。作者曾在拉鸡山从事多年野外调查工作,研究认为该地区无论在区域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变形学还是在大地构造演化方面其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史皆具典型的裂谷带特征。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陆内多阶段造山过程,而为后期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6.
拉鸡山裂谷带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鸡山构造带东西长逾 6 50km ,展布于由元古宇组成的结晶地块内部 ,是一条早古生代火山岩极为发育的构造带。通过作者在拉鸡山多年的野外调查工作和研究 ,认为该地区无论在区域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变形学还是大地构造演化方面 ,其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史皆具典型的裂谷带特征。晚古生代以来 ,区内经历了陆内多阶段造山过程。新生代早更新世 ,拉鸡山巨型断裂带发生左旋走滑运动 ,导致断裂带弧形转折部位强烈崛起 ,形成雄伟高山。  相似文献   
27.
柱层累托石材料对有机废水的处理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使用柱层累托石材料对有机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进行讨论。采用累托石材料,在用量为15kg/t时,加入用量为4kg/t的还原剂FE,废水中COD去除率达70%;如果再用累托石进行二次吸附,其COD去除率达92%;处理水COD值降为96mg/L,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实验了累托石的再生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28.
关于开发工业再生含钾新资源的建议李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关键词钾肥,工业再生含钾新资源,资源开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仍未找到大型可溶性层状钾盐矿床,钾肥仍处于紧缺状况。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研究重点转移到...  相似文献   
29.
新疆北天山晚古生代洋盆演化与推覆构造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实地考察并综合区域及深部物探资料,研究了北天山逆冲推覆系统的构造样式、结构特征和组合方式;认为北天山晚古代洋盆为板内地壳扩张活动形成的裂陷构造产物,存在时限短暂、对生物群迁移基本没有阻隔作用,不应具有分隔岩石圈板块的大地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30.
通过研究西方工业废弃地的景观再生的发展规律与开发模式,从生态、艺术以及社会三个方面分析“798”艺术中心的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即“798”艺术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