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428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631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520篇
自然地理   5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分异及地域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江苏省61个县(市)为研究单元,定量研究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类型及其演化过程,发现近10年来江苏省农村经济的总体水平在逐步提升,但是仍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采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命名方法,总结出12种乡村经济发展类型:农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农业主导经济欠发达型、农业主导经济不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较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第三产业主导经济发达型、第三产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较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中度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欠发达型。并分析了类型形成原因。为江苏省分区分类制定乡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湖南农村水贫困时空分异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水贫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湖南农村水贫困测度模型,并以湖南省农村县域为评价单元,对其农村水贫困进行定量测算,并对湖南省农村水贫困的时空演变格局和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湖南农村水贫困整体上呈"U"形变动趋势;湘中、湘西南为湖南农村水贫困的低值区,水贫困问题较为严重,湘西大部、湘东和湘南局部则为水贫困高值区;近年来湖南农村水贫困整体趋于改善,湘西等山地区改善速度较慢;通过聚类分析把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分为4种类型;造成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93.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daily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North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gional changes of daily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North China caused by ur- banization are studied further from observed facts and model estimates on the basis of ho- mogenized daily series of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from 268 mete- orological stations, NCEP/DOE AMIP- Ⅱ reanalysis data (R-2), and the data of simulations by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3). The observed facts of regional warming on long time scales a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indices of temperature extremes during two time periods of 1961-2010 and 1951-2010. For urbanization effect, the contributions to decreases in an- nual and winter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DTR) are 56.0% and 52.9%, respectively, and increases in the lowest minimum temperature (TNn) are 35.7% and 26.2% by comparison of urban and rural observations. Obtained by R-2 data with observations for contrast, on the other han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nnual warm nights (TN90p) contributed by urbaniza- tion is 60.9%. And observed facts of regional warming in daily temperature extremes are also reflected in the simulations, but what difference is urbanization progress at rural areas in North China would be prominent in the next few years relative to urban areas to some extent from model estimates.  相似文献   
994.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typ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trategies lacks of a major hand grip and spatial supporting platform, due to long-term existed "dual-track" structure of rural-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well as un- stable 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and mechanism. It is necessary to restructure rural pro- 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by carrying out land consolidation, so as to establish a new platform for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and realiz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Basing on the effects analysi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rural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the mechanism of pushing forwar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by carry- ing out land consolidation is probe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models of rural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is analyzed combining with agricultural land con- solidation, hollowed villages consolidation and industrial and mining land consolidation. Fi- nally, the author argues that a "bottom-up" restructuring strategy accompanied by a few "top-down" elements is helpful for smoothly pushing forwar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 In addition, the optim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rural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will rely on the innovations of reg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olicy and mechanism, and mode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more attentions should be paid to rural space, the foundation base and platform for realiz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95.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农村居民点空间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评价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多条件、多规则约束的特点。为实现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科学化与智能化,提出云模型改进的PSO优化算法,以最小总迁移距离、最大聚集度、最大适宜性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运用云不确定性推理和云的数字特征对PSO算法中的修补规则进行转换,按照修补规则确定每个粒子的优化方向的中心方位,从而增加该中心方位对每个居民点单元的牵引力作用强度,进而改进其速度变化方向,实现农村居民点集约化过程中的定量空间布局优化。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SO算法较标准PSO算法更能获取合理、可行、科学的空间优化布局结果,而且运行效率有明显提高,能为农村居民点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张立文 《西部资源》2014,(2):212-214
集体土地如何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难题。以阿拉善左旗腰坝滩为典型的阿拉善"十大滩"农耕区,集体土地流转形式复杂,流转途径单一,流转程序不规范且矛盾多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农区集体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可行性及路径。  相似文献   
997.
张立文 《西部资源》2014,(2):219-220
阿拉善盟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全国的1/8,干旱缺水是制约当地经济和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阿拉善农区长期漫灌,灌溉效率不高,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又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引发了新一轮的生态经济危机。本文以阿拉善百日调研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调研,浅谈阿拉善盟如何通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98.
廖清和 《西部资源》2014,(4):167-169
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以往的房屋质量和结构已不能满足需要,农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农村宅基地管理既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国土管理工作的难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9.
《国土资源》2014,(1):27-28
正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同时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并就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1000.
正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文件精神,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以及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东港市于2010年开始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通过全市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方法的探索及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