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369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1252篇
海洋学   29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4年   3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91.
经历了复杂构造演化历史的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具备了盆地油气成藏的最基本条件,诸如烃源岩、油源、输导系统、储集层、封盖层、圈闭等以及成藏动力学条件。海相残留盆地中,当有效烃源岩、有效储集体、有效封盖层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有机配置时,即形成有效成藏组合。受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中国主要海相残留盆地发育有加里东期风化壳上下组合、海西—印支期海陆交互相互层组合、中—古生界与陆相中—新生界“下生上储”组合等三类有效成藏组合。决定这些盆地成藏组合有效性的主要因素还包括油气成藏组合的封盖系统、成藏系统的构造分割性等。由此,不同海相残留盆地油气富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2.
尚晶 《化工矿产地质》2002,24(3):136-138
山西河曲刘家塔石炭纪地层剖面可以成为晋西北石炭二叠系研究的新地点,其生物群特征可以和保德扒楼沟相比较,与太原西山月门沟系则有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993.
华北地区古生界海相油气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区自早元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以后的沉积盖层发育演化可划分为五个阶段:拗拉槽—克拉通边缘(Pt_2—Pt_3);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T_1);裂谷盆地(T_2—K);拉张断陷盆地(E);坳陷盆地(N—Q)。中、上元古界—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为该区海相油气勘探提供了多套勘探层系和广阔空间,并以二次生烃(再生烃)为特征,构成再生烃油气系统。海相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一般古生界保存完好,二次生烃强度大,且为晚期成藏。划分出了13个古生界二次生烃的有利区块,它们一般位于中一新生代沉积凹陷区,海相烃源岩主要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和石炭系一二叠系煤系地层,二次生烃强度在5×10~8~70×10~8 m~3/km~2范围。作为多种沉积盆地类型并存的叠合盆地,具有多旋回构造运动、多套生储盖组合、多阶段生烃的特征,使同一区域内有多种油气系统的叠合,构成复合油气系统。区内存在古生古储再生烃油气系统、古生新储再生烃油气系统、新生古储油气系统等几种基本类型的油气系统。对华北地区海相油气的勘探应重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破坏作用及后期沉降导致的二次生烃作用,尤其是在中—古生界地腹保存较完整、且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再次埋藏发生二次生烃作用的地区应该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994.
995.
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区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3,他引:19  
以黄河上游阿尼玛卿山的冰川为研究对象, 通过应用航空相片、卫星遥感影像、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DEM), 分析了末次冰盛期、小冰期、自1966年及2000年的冰川范围及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的冰川范围是现代冰川的3.1倍; 小冰期以来, 冰川已经开始退缩, 尤其在1966-2000年期间退缩有加速趋势. 介绍了一种提取冰川雪线高度的方法, 并根据现代气候数据, 探讨了研究时段雪线高度上的夏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末次冰盛期时, 雪线下降了420 m左右, 相应的夏季平均气温比现代低1.9 ℃, 小冰期盛时夏季平均气温比现代低0.6 ℃.  相似文献   
996.
997.
我国海相残留盆地烃源岩类型主要为:(1)盆地相、陆棚相碳酸盐岩和泥页岩;(2)海陆交互相含煤系地层。海相残留盆地油气成藏系统的主要特征可概括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8.
赋予含油气系统内涵的南方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及其类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南方海相勘探新区地质构造复杂,盖层剥蚀严重,水文开启程度高。油气保存条件是油气勘探与综合评价的关键.通过最近十年的南方海相勘探实践,建议在海相盆地(区块)优选过程中引入赋予具备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含油气系统新内涵的“含油气保存单元”概念。整体封闭体系、圈闭、含油气目的层系是构成含油气保存单元的三个基本要素,从赋存油气藏目的层系之上的区域盖层覆盖程度、遮挡条件和封闭保存体系的顶界等三个方面入手圈定含油气保存单元的分布范围。以整体封闭保存体系的有效区域盖层与含油气系统存在的成生关系为基础,可将含油气保存单元划分出持续型、重建型、保持型、残留型等四种基本类型,提出了以现今含油气系统能否得以形成和保存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为核心进行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评价的新思路,强调在勘探初期阶段只能以整体保存条件作为南方海相盆地(区块)评价优选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9.
刘光鼎院士提出:海相中、古生界为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理想场所!东海-南海东北部是否有海相中生界?如果有,是否为海相特提斯?其油气勘探的远景能否担当重任?这些问题已成为勘探家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00.
巴拿马BalBoa港第三期工程码头钻孔灌注桩工程是巴拿马乃至中南美洲第一次在海上La-Boca地层施工钻孔灌注桩,该海相凝灰质细砂岩的特点是遇空气后很快风化分散,极不稳定,孔壁稳定性问题是钻进成孔中的主要难题。通过科学地实验和分析,优选钻孔桩冲洗液护壁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详细介绍了该钻孔桩冲洗液优选方法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