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881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岩爆和冲击地压原来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完全是由于人类进行深部地下空间利用、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等工程建设时诱发产生的,两者同属于最典型的深部工程地质灾害。由于历史原因,岩爆和冲击地压长期存在概念混用的情况。本文比较详细地综述了岩爆和冲击地压领域国内早期的研究历程,系统解析了岩爆和冲击地压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研究对象(硬岩和煤的承载强度、储能及释能能力、弹脆性)、受力条件(地应力、扰动应力)和边界条件(开挖和开采方法及工序、扰动范围和时效性等)方面,岩爆和冲击地压均存在根本区别;在表观现象、限定对象、研究对象、赋存条件、行业领域、工程建设方法、工程建设目的、要求及支护性质、诱发机理、倾向性判据、划分类型、划分等级、等级评价方法等方面,岩爆和冲击地压也存在很大差异。综上,岩爆和冲击地压是并列的两类地质体动力破坏现象,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在综合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岩爆和冲击地压各自的定义和内涵。岩爆的定义为发生在深埋隧道(隧洞)、深部矿山巷道及矿柱部位的硬岩弹射、爆裂或崩落现象,伴随不同程度声响;冲击地压定义为发生在深部煤矿中煤抛出现象,释放出不同程度的动能,严重时往往伴随震动、巨响、气浪或冲击波。从煤动力冲击破坏的现象与名称统一的角度考虑,建议用“煤冲击”代替“冲击地压”概念。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岩爆和冲击地压研究中的7点认识。最后,从研究对象、受力条件和边界条件等3个方面讨论了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关键机理问题,即从静动(或动静)组合加载力学的角度研究岩爆和冲击地压,符合深部地质体破坏的全受力路径,同时要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研究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问题。在岩爆和冲击地压的机理分析、预测预报、监测报警、调控防治中,都要科学认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辩证关系(注:本文因为无法找到与冲击地压契合的英文名称,在英文摘要中同时存在“coal burst”和“coal bump”两种表达)。  相似文献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