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640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92.
1概述冲击反循环工艺用于硬岩和大卵砾石地层桩孔施工,已越来越多的在坝基、桥基、高层建筑和许多重要的工程基础施工中被采用,比回转钻进或冲击钻进在施工质量和效率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而施工成本明显降低。但由于冲击反循环钻机购置费较昂贵(达30万~60万元不等...  相似文献   
93.
鹤岗富力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4.
根据冲击碎岩理论和冲击反循环钻进中的工艺技术参数,结合工程施工实例对CJF-20冲击反循环钻机的钻进工艺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实践表明,CJF-20冲击反循环钻机应用于复杂地层钻进成孔可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5.
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建立了刚体入水六自由度响应模型,实现了波浪环境下小型回转体高速入水过程的数值模拟。对波浪环境下小型回转体高速入水过程中的运动姿态、冲击载荷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波浪条件下入水点相位不同,导致回转体实际入水角不同,实际入水角越大,入水冲击载荷越大,弹道越稳定;实际入水角越小,入水冲击载荷越小,弹道越易发生失稳。本研究表明,入水点相位对小型回转体弹道特性和冲击载荷产生影响,进而为波浪条件下跨介质武器低载稳定入水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6.
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冲击分析模型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稳定性较差,不能在强震冲击下保持稳定的结构状态。为解决此问题,设计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下冲击分析仿真模型,通过圆柱分析法则的确定、有限元支撑模拟分析与监测、圆柱形支撑体系承载能力分析以完成模型的仿真分析与监测。基于此对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冲击进行静力分析,调整强震冲击下模型的结构,完成模型的搭建。模拟强震冲击环境,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结构强震下冲击分析仿真模型,可明确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薄弱点,发现稳定性较差建筑结构单元,达到提升圆柱形支撑大跨度建筑在强震冲击下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7.
互动     
《地图》2010,(3):6-7
<正>每一次看到地球的全景卫星图片,就不免有一种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当翻开2010年第2期的《地图》杂志,看到《黑色烟尘和西藏冰川》这篇文章所刊发  相似文献   
98.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诱发了大量的震裂山体危岩崩塌灾害。这类危岩发育位置高、冲击能量大,存在主动加固措施难以实施且被动防护网防护能级不足的问题,为此在汶川、芦山、九寨沟地震灾区逐渐广泛使用桩板拦石墙结构用于防治高位崩塌落石,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部分桩板拦石墙墙后因未设缓冲层或挂废旧轮胎而被落石直接撞击并损毁的现象。为避免落石直接与此类钢筋混凝土(RC)板碰撞造成刚性破坏,工程上常采用就地开挖的碎石土、砂土作为缓冲层以减缓落石冲击力,为研究冲击作用下不同类型缓冲层消能效果及RC板的动力响应特征,基于室外搭建的落石冲击试验平台,开展了不同缓冲层及其相互组合的系列落石冲击试验。结果表明,总厚度相同前提下,EPS泡沫-砂土组合缓冲层的消能效果最优,其次为碎石土,砂最差。与其他两种缓冲层消能方式相比,落石锤与组合缓冲层碰撞过程中发生多次反弹且接触时长远大于其他两种;相同的冲击工况下,EPS中心位置压溃并下陷,且产生大量辐射状宽大裂缝;组合缓冲层能够有效减小RC板的跨中位移,在3,5,7 m冲击高度下,比砂作为缓冲层时跨中位移减小了37%~46%。在R4落石锤冲击下,RC板跨中位移显著增加且产生明显塑性位移,随冲击能量增大跨中裂缝自下而上延伸,RC板最终破坏时表现为典型的弯曲破坏特征。  相似文献   
99.
孙凯 《西部资源》2023,(3):45-48
本文以安庆市规划区全要素钻探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钻探常用技术及应用过程展开分析。安庆市钻探工程岩土体构成为坚硬块状侵入岩岩组、中厚层坚硬—较坚硬砂岩岩组、中厚层—薄层中等岩溶化坚硬灰岩岩组、黏性土、粉土、砂砾多层土、黏性土单层土体、砾石单层土体,采用全要素钻孔施工时得到的岩芯综合采取率达到92.34%以上。从地表开始向下钻进,逐渐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钻孔。钻孔的边缘实际上可视为地下土层、岩层的截面,通过对岩石、土层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对地表下方的成分构成情况进行较为精确的总结。此种方式相比常规的挖掘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破坏性较小,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较大面积的地下情况,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博坤  孙思远  张永光 《探矿工程》2020,47(11):77-82
挤密钻头是潜孔锤冲击挤密钻进技术的关键所在,其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着钻进效率、成孔质量和应用效果。应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动载荷作用下土体的弹塑性和压缩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常规钻头在冲击挤密钻进过程中产生的桩效应是导致钻进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为了克服桩效应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阶梯式钻头和凸轮旋压钻头的钻进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实钻试验进行验证。数值模拟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凸轮旋压钻头能够有效避免钻进过程中土体回弹问题,降低桩效应对钻进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表明数值模拟的结果相对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