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443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1540篇
海洋学   427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37年   2篇
  1934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8年   1篇
  1924年   7篇
  1923年   8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北秦岭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规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彭大明 《黄金地质》1998,4(1):57-62
北秦岭金矿带,西起蓝田县、东抵嵩县,长达240km,南北宽50km,面积达12000km^2。该地区变火山岩、绿岩带、含金剪切带发育,金的成矿作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30年来陆续探明了一批金矿床。探矿构造体系以古亚洲系为主,华夏系次之,二者复合区段为金矿密集区和空间定位处。金矿石类型以构造蚀变岩型及含金石英脉为主,多金属伴生型次之。金的成矿具分带性,富集程度和矿体规模,由浅部向深处逐渐变好,富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揭示了一个失败的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分析了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以供同行们借鉴。  相似文献   
993.
湘西喜眉山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与变形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雪峰山西北部喜眉山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并用方解石e双晶求得逆冲-推覆构造断层岩形成时的差异应力为100-125MPa,变形温度为150-200℃,逆冲作用主要发生于燕山运动时期。  相似文献   
994.
湘西花垣—张家界逆冲断裂带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绍祥 《湖南地质》1998,17(2):96-99,104
湘西花垣-张家界断裂带显逆冲压扭性、与其分枝断裂古丈-张家界断裂带关系密切,平面上在张家界市后坪复合、具有类似的地质特征。形成时代较古丈-张家界断裂带晚,时间上有先后及生成关系,向上呈叠瓦状、深部收敛在一起。具有明显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长江口瑞丰沙嘴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2005年长江口地形图及实测水、沙资料,对瑞丰沙嘴的产生、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瑞丰沙嘴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丰富的泥沙来源使瑞丰沙嘴迅速下延扩大,南港演变为"W"型复式河槽,"外沙里泓"效应显现。2001年瑞丰沙嘴中部受冲刷分裂成上、下2个沙体。为确保长兴岛南岸工业区对长兴南小泓的水深要求,应采取措施保持瑞丰沙嘴的稳定。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探讨口内河槽和口外海滨水下岸坡对流域来沙减少响应敏感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利用ArcGIS软件对长江口南槽及其口外海滨段1990年、1996年、2000年、2004年的地形数据进行冲淤速率计算和冲淤图绘制。结果表明:1990-1996年、1996-2000年和2000-2004年三个时段南槽口内河槽的平均淤积速率分别为2.08、1.51和11.97cm/a,而口外海滨的平均淤积速率分别为6.08、4.27和-6.62cm/a;与口外海滨相比,121内河槽冲淤的空间分布更为复杂。结论包括:近期南槽口内河槽的(年-年代尺度)冲淤主要受底沙移动和深水航道工程影响,与流域来沙减少趋势的关系不大;而口外海滨的冲淤主要受河流供沙量的支配,对流域来沙减少响应较之南槽更为敏感,同时也可能与南槽的冲淤调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崇明东滩水文、泥沙、地形等资料的分析,阐述1983-2003年崇明东滩冲淤演变过程. 1.1983-2001年,崇明东滩淤涨延伸较快,0m以上各等高线大幅度向外扩展,沿正东向年均外移228~279m不等.潮滩面积稳定增长,3.5m以上面积增加最多,达65.2km2,0m以上面积共增加8.4km2.滩面淤高迅速,尤其是高潮滩,且有随高程的降低,淤高速率下降的趋势.2. 2003年与2001年相比,崇明东滩0m以上面积增加4.2km2,2.0m以上面积减少0.8 km2,3.0m以上面积年均增长率下降.3.人类活动(如围垦)对崇明东滩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流域来沙量大幅减少对潮滩演变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已经认识到,沿西西里和意大利半岛的亚平宁-马格里布褶皱冲断带顶部发育伸展盆地。这些盆地主要形成于上第四纪,推测与伊特鲁里亚弧后盆地的打开有关,这时逆冲前锋部位存在挤压活动。在其沉积下陷内部存在挤压构造。为确定构造类型,对这些盆地中的位于埃格迪岛西南的INVO-2盆地使用密级多道反射剖面测网勘测。INVO-2盆地沿一系列西北-东南向的伸展断层构成,并被地貌高分成两个次级盆地。半地堑极性反转沿两个次级盆地的轴向发育。发育在盆地凹陷内的挤压构造,倾向既有垂直又有平行于盆地轴向的,在一些情况中,这些构造与早期伸展地层的再活动有关。虽然因缺乏井资料不能准确确定挤压期,从盆地的开始到现在,看来挤压是间歇性地发生并夹在以伸展状态为主中。在张性环境中压缩脉冲的起因,我们可以在其毗邻的马格里布碰撞带的动力学中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999.
1000.
于2006年9—10月、2007年4—5月和2007年8—9月对拟建的温州大门跨海大桥及大、小门岛填海工程区的邻近水域进行了3次水文全潮观测,以此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该区域的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泥沙冲淤变化的半经验半理论公式,对温州大门跨海大桥及大、小门岛填海工程实施后整个工程区水域的大面泥沙冲淤进行了研究,并估算了冲淤幅度。以拟建的温州大门跨海大桥为例进行了分析,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DELFT 3D模型和浅水动力N-S方程计算,并应用正交曲线坐标离散技术ADI法求解;采用"改变海底摩擦系数"和"减小过水断面"的方法模拟辅助桥墩的阻水作用,采用"干点"模拟主桥墩的阻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拟建的温州大门跨海大桥建成后,在全潮时段,该大桥桥位附近的潮位变化范围应为3.0~5.0 cm;该大桥及大、小门岛围堤工程实施5~6 a后,冲淤可达到新的平衡状况,其中,大桥西段浅滩冲淤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大桥东段冲刷2.0~3.5 m,大桥主桥孔位置冲刷1.5~2.7 m;该大桥主桥墩上、下游将形成狭长的淤积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