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岩土力学》2017,(4):973-978
对土在冻结过程中孔隙水的相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在研究显热、潜热物理本质的基础上,将冻土进一步划分为冻结土和冻实土。根据潜热的物理意义指出,随土温从一般地温逐渐降低至较大负温,土的比热应该分段计算,即分为融土阶段、冻结阶段和冻实阶段。在融土阶段,孔隙水始终为液态;在冻结阶段,存在可以进一步冻结为冰的液态水;在冻实阶段,不再存在进一步可能冻结为冰的液态水。因此,冻结土的进一步降温将同时伴有显热释放和潜热释放。而在冻实土中,进一步的降温只伴有显热释放。在此基础上,基于混合物比热容的加权叠加法则,研究了冻土的比热构成,给出了涵盖潜热的冻土比热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2.
刘慧  杨更社  叶万军  申艳军 《冰川冻土》2015,37(6):1591-1598
未冻水含量是影响岩石低温冻结过程中热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是冻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采用CT无损识别技术进行不同温度梯度下岩石CT扫描实验, 获得了20℃、-2℃、-5℃、-10℃、-20℃、-30℃下岩石的CT扫描图像. 以数字图像处理理论为依据, 运用CT图像直方图技术进行不同温度梯度下冻结岩石CT图像解析, 完成了冻结岩石未冻水含量及损伤信息的定量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2~-5℃是岩石内未冻水含量急剧减小的温度区间; 当温度降到-10℃时, 岩石内未冻水全部冻结成冰. 根据CT数直方图峰形形状可判别低温环境下冻结岩石的损伤大小及分布均匀性. 论文所提出的冻结岩石CT图像直方图技术为定量分析不同温度梯度下冻结岩石未冻水含量、损伤扩展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3.
今日资讯     
绿色科技联合实验室成立2009年4月17日,清华大学—思科绿色科技联合实验室成立。为了推动中国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该实验室由清华大学电子系和思科中国绿色研究中心共同领导,将专注于开发基于网络的智能化城市化技术和解决方案,从而支持中国发展绿色经济、节能减排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74.
用冻干法制备微结构测试用土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叙述了采用液氮真空冷冻升华法 (冻干法)干燥微结构测试用粘土样品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试验前的准备等方面的内容。采用此干燥制样技术使软粘土样品失水后体积不收缩,无结构变化,样品质量可满足微结构研究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5.
现代开发俄罗斯北极海陆架矿产的计划,要求了解这个广阔空间的自然条件。在北极区内,永冻区(冰岩带)实质性地加重了任何工作的难度。永久冻结的经常含大量冰块的岩石构成了北极海的大部分海底及其海岸。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在大约18~20ka前深度海退(后退)时期的寒冷时代,在陆上形  相似文献   
76.
张马屯铁矿为一夕卡岩型磁铁矿床,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单一的防治水方法难以达到采矿生产的要求。在长期探索矿山防治水的基础上,采用同水平疏干法对张马屯铁矿地下水脉管式径流进行试验,取得了完全疏干的效果,为深井大水矿山探索出一条综合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77.
78.
采用烘干法和冻干法分别对深圳土和重塑膨润土进行干燥制样,利用压汞试验得到的累积进汞量曲线,对土体进行了孔隙尺度划分,分析了土体采用不同温度烘干和冻干法干燥制样后孔隙分布存在的差异性,得出了制备压汞试验用土样时,冻干法优于烘干法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9.
依据新疆乌苏1961—2010年近50a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乌苏市初、终霜冻日,无霜冻期,异常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苏市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19日,终霜冻日为4月7日,无霜冻期为193d;初霜冻日以3.1d/10a的速率推后,终霜冻日以0.2d/lOa的速率推后,无霜冻期约以2.3d/lOa的速率延长;进入21世纪后,初霜冻日推迟和无霜冻期延长的变化趋势非常显著;异常霜冻发生次数20世纪60年代出现最多,以80年代末为界限,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极端偏早初霜冻和极端偏晚终霜冻发生的概率分别为10%和6%。  相似文献   
80.
郝振军 《吉林地质》2011,30(3):121-124
结合高原冻土层条件,研究钻井液的耐低温特性,进行抗低温研究,初步确定了耐低温钻井体系,可供高原冻土层钻探施工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