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7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542篇
测绘学   176篇
大气科学   389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655篇
海洋学   77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7篇
自然地理   135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了发展辽阳县“两高一优”农业,促进大豆生产的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使大豆生产栽培技术更符合自然规律,更进一步科学化;促使加快大豆生产单位应用良种更新换代的步伐;使育种单位的育种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992.
陈艳春  赵秀英 《气象》1996,22(11):44-48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栽培草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以及牧草生长季气候条件的优劣势。计算得出该区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的气候力,气候增产潜力,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提出亓场改良措施。结果表明:天然草场气候生产力为9210-11820kg/ha。增产潜力为4500-10500kg/ha;种植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场气候生产力为23775-28080kg/ha,增产潜力为6000=19500kg/ha。  相似文献   
993.
我国编辑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对我国不同时期生产力状况的考察,论述了不同时期的生产力状况下的编辑活动,揭示了编辑活动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联系: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由低级向中、高级不断地变革、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994.
陈艳春  赵秀英 《气象》1996,22(11):44-48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栽培草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以及牧草生长季气候条件的优劣势。计算得出该区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的气候生产力、气候增产潜力,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提出草场改良措施。结果表明:天然草场年气候生产力为9210—11820kg/ha。增产潜力为4500—10500kg/ha;种植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场年气候生产力为23775—28080kg/ha,增产潜力为6000—19500kg/ha。  相似文献   
995.
在系统分析南阳盆地生态农业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建设的要求,将整个盆地分四个农业生态类型区,并因地制宜的进行了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布局。  相似文献   
996.
997.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辐射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金叶  张虎  车克钧  阎文德  王艺林 《气象》1997,23(11):32-35
研究了青海云杉林的辐射平衡,表明青海云杉林冠辐射平衡各分量在总辐射中所占的比例为;反射辐射12.07%,净长波辐射29.46%,净全辐射58.47%,辐射平衡各分量与总辐射线性回归,相关紧密;青海云杉林林内总辐射林外减少71.02%,林内净辐射变幅小于林冠层。  相似文献   
998.
实行产业化与新型合作经济结合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山东省副省长邵桂芳编者按:本文是山东省副省长邵桂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大会发言材料。实行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合作经济的结合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于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999.
农田近地面层CO2和湍流通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树华  麻益民 《气象学报》1997,55(2):187-199
利用1985年5月至6月在北京郊区中国科学院农业生态试验研究站的麦田中实测的小麦不同生长期的CO2浓度梯度、光合有效辐射、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和温度、湿度及风速梯度等量的数据,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计算了CO2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动量通量。并对观测场地、仪器设备、校准方法及误差分析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从5月14日到6月15日,在1m,2m和10m处,CO2浓度振幅的日变化分别为103.4到27.5,87.5到27.3和69.8到11.5ppm;光合型和呼吸型的平均CO2浓度分别为345.3,350.6,357.5ppm和373.9,369.7,362.1ppm。在白天,CO2通量和梯度的输送方向是从大气向植被,在中午(11时到13时)输送达到负的最大值。在夜间,CO2通量和梯度输送的方向与白天相反,并且,在早晨(4时到6时)达到正的最大值。CO2通量与净辐射(Rn)、可利用能(H+LE)、光合有效辐射和动量通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贡嘎山旅游地学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贡嘎山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发育大规模季风海洋性冰川群和生物多样性很强的生物群落。贡嘎山景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旅游经济、环境与科学价值。该山地以现代冰川为主体,包括冰川地貌、垂直自然带谱与热矿泉景观要素,文章分析了前第四纪构造、第四纪沉积、第四纪冰期序列与新构造成景地质背景以及景观成因,提出了科学规划海螺沟冰川景区、有效利用榆林宫热矿泉资源、实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双重管理并申请世界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