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1099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477篇
地质学   2610篇
海洋学   74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东准噶尔壳体构造演化与花岗岩构造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准噶尔构造上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中亚复式壳体准噶尔地洼区的东北部 ,古生代 ,花岗岩浆活动强烈 ,花岗岩类主要形成于壳体大地构造演化的地槽体制阶段的激烈期和余动期 ,按历史-动力学条件、构造环境和成因“三位一体”综合成因类型划分新原则可将其划分为四种构造成因类型 :地槽造山前陆缘裂谷幔源分异型、地槽同造山汇聚碰撞壳 -幔混熔型、地槽同造山汇聚碰撞壳源型和地槽造山后陆内裂谷幔源分异型 ,各类花岗岩因其形成的历史 -动力学条件、构造环境及机制与方式有别 ,而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和成岩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992.
王喜生 《新疆地质》2001,19(3):180-184
尝试用稀土分布的分形结构因子(FSF)值对我国碱性花岗岩的稀土组成进行了分类。可将我国碱性花岗岩的稀土分布分形结构因子划分为4种类型:(1)弱变异型(0.98-0.95);(2)中变异型(0.95-0.92);(3)强变异型(0.92-0.89);(4)超强变异型(0.89-0.86)。其中前两种类型可很好地对应重稀土富集型和中稀土亏损型花岗岩,而后两种类型可对应轻稀土相对富集型和轻稀土特富型花岗岩。利用FSF值对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三带富碱花岗岩按稀土组成进行了归类。  相似文献   
993.
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昌吉构造先后三次地震资料解释方案逐一进行了解剖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错、漏之处均给予指正,并分析了产生错误的根源。通过对典型地震剖面及构造图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第三种解释方案较为合理,与实钻及地质地质情况符合较好,这对今后该地区进一步深化勘探、提高钻控成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西乡群孙家河组火山岩形成于晚泥盆-早石炭世,组内火山熔岩主要为一套亚碱性玄武岩和安山岩,具有高Ba及显著的Nb、Ta亏损,其Th/Yb、Ta/Yb、Th/Ta、Nb/La和Ti/Zr、Ti/Y等不活动痕量元素组合指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弧(活动陆缘)环境.这套火山岩在区域上可能与勉略带相联,指示南秦岭泥盆-石炭纪期间一个古洋盆的存在和发育.  相似文献   
995.
金龙山金矿带是我国南秦岭沉积岩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带,产于南秦岭晚古生代镇旬盆地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通过地层、沉积环境、成矿有关微量元素、矿石化学成分及显微组构研究指出赋矿有利岩性为泥质钙质粉砂岩、泥质粉砂质灰岩等,典型的浸染状矿化产于以粉砂质为主(SiO2多变化于38%~73%),含一定钙质(CaO多在10%~25%之间)的岩石中,即以钙质粉砂岩为主要的赋矿岩石类型;主要赋矿地层南羊山组生物成因黄铁矿不富集金.微细浸染型金矿化受与断裂连通的有利岩性(可渗透性层位)控制;是"岩性控矿”,而非地层时代控矿.主要赋矿地层南羊山组是"赋矿之所”,而非"生矿之源”.以钙质粉砂岩为代表的沉积岩石控制微细浸染型金矿化具有普遍意义.断裂与有利岩性一起控制了浸染状矿化.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利用1900年以来Ms≥4.7地震目录,系统分析了南黄海及沿岸地区与晋冀内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同步涨落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能对这2地区未来二三年内地震活动趋势预测提供一个方面的证据,本文给出了预测方案,报道了应用实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7.
赣西南上寒武统水石组风暴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赣南上寒武统水石组风暴岩是在近年开展的鹅形圩幅1:5万区调中首次发现的。文中对风暴岩沉积层序、剖面结构类型作了全面论述,并与理想风暴岩、浊积岩进行对比,初步探讨了风暴岩沉积模式,并指出了发现风暴岩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大型断裂系统在古板块研究中的意义──以中亚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亚地区由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等三个古板块构成。研究发现,三个古板块均对应着各自具有特征的大型断裂系统.后者的表现是:各断裂系统中主要的一组断裂与对应的古陆缘平行,而次要的一组断裂与对应的古陆缘垂直或呈大角度斜交,也表现在每个大型断裂系统内部运动学的协调性。本文还讨论了大型断裂系统的研究在古板块划分、恢复古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征和复原古板块原始形态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魏勇作  赖仲康 《地球化学》1995,24(2):162-168
对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火烧山和北三台油田的大量岩芯样品,在多种条件下进行纵横波速度的测定,进而计算了泊松比:饱水条件下岩石的泊松比为0.27,饱油条件下为0.21,饱气条件下为0.17,并运用这一参数进行了正演计算及实际资料的解释,以观察其在地震记录上的响应及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泊松比的变化不仅能直接反映岩石孔隙中所含流体性质的不同,而且在地震记录上的响应特征也很明显。实际资料的解释表明,运用地震资料直接进行油田油层的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0.
南极南设得兰群岛近百年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韩建康  许晨海 《冰川冻土》1995,17(3):268-2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