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37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128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新疆乌伦古河地区第三系简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叶捷  吴文裕  孟津 《地层学杂志》2001,25(3):193-200
近年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和层位 ,有可能对该区出露的第三纪地层进行较为准确的层位对比。通过精测剖面、岩性观察和地层追索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沉积组合、上下地层间的关系及所含哺乳动物化石性质 ,乌伦古河地区的第三纪地层可划分为 5个岩石地层单元 :可可买登组、哈拉玛盖组、索索泉组、铁尔斯哈巴合组和乌伦古河组 ,其中可可买登组和哈拉玛盖组是由原来的段提升为组 ,铁尔斯哈巴合组为新建组 ,并给予乌伦古河组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72.
交城断裂中段的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野外调查和对地质资料、地震活动性资料的综合分析,把交城断裂中段进一步划分为南亚段和北亚段。指出断裂南亚段存在发生6.8级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3.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下石灰统滴水泉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闫存凤  袁剑英 《地层学杂志》1995,19(2):104-109,T002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缘克拉美丽地区双井子剖面滴水泉组孢粉组合中有孢粉化石29属30种,具环孢占优势,含量为57.9%,其中Crassispora(23.6%)、Stenozonotriletes(14.3%)的含量最高;无环孢居次,含量为34.5%,以Punctatisporites(12%)和Leiotriletes(7.1%)为主,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可能属韦宪期早期,大致相当于甘肃靖远臭牛沟  相似文献   
74.
准噶尔盆地的株罗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卢辉楠 《地层学杂志》1995,19(3):180-190
简介了准噶尔盆地周边侏罗系各岩组的沉积特征及所含生物群面貌。根据生物群纵向演变规律和横向对比,将八道湾组的时代归于早侏罗世早期,不排除其底部为晚三叠世的可能;三工河组为早侏罗世晚期至中株罗世早期;头屯河组与盆地东北缘五彩湾组相当,属中侏罗世晚期。早、中株罗世准噶尔盆地气候温暖潮湿,盆地边缘以河流沼泽相为主,是重要成煤时期;中株罗世晚期以后,盆地开始抬升,盆地边缘以河流相为主,气候变干热。除东北缘外  相似文献   
75.
本文中作者以祁连山中段为研究区域提出了评估中长期预报区内烈度的方法。本方法的特点是对相对稳定的发震地段在某预报期内进行烈度概率分析。文申指出了本方法与确定性方法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不同之处。计算表明,对本区,烈度提高一度,遭受该烈度袭击的概率即减少20%左右。根据计算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区,给出了每小区Ⅵ——Ⅷ度发生的概率,并以此作为估算预报期内损失期望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76.
阿尔金山中段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校培喜 《西北地质》2003,36(2):20-29
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沿阿尔金山南坡分布,呈醒目的“绿色岩带”,其主要由蛇绿岩、蛇绿岩上覆岩系和元古代外来岩片或岩块组成,现多为构造透镜体,蛇绿岩上覆岩系具远洋深海沉积特征;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与洋内岛弧拉斑玄武岩相似;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蛇绿岩形成于早古生代,蛇绿岩源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同时有富集地幔物质加入,暗示早古生代研究区曾出现过小洋盆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7.
东湾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采用多种地球物理及地质方法,通过多次论证,证明构造是落实的,且其烃源岩、储集层以及盖层条件都较好,但2003年完钻的东湾1井钻探结果却无任何油气显示。在深入了解准噶尔盆地南缘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东湾背斜的构造特征、构造演化过程及油气成藏条件,总结出东湾背斜的油气聚集规律,指出在东湾地区可能存在的两种油气藏模式,最后提出下步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78.
综合利用地层对比法和沉积速率法估算了准噶尔盆地西山窑组剥蚀厚度,用全盆地34条二维区域地震测线资料,估算了西山窑组剥蚀厚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利用单井的地质分层和精细年代格架数据,估算了西山窑组的单井剥蚀厚度。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剥蚀厚度的估算结果相近,绝对误差最大不超过50m,相对误差在20%以内。估算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西山窑组剥蚀厚度为100-400m,且自北东向南西,剥蚀厚度逐渐增大,在南部剥蚀厚度可大于400m。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中Ⅲ区块的原油或油砂抽提物饱和烃与芳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了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β-胡萝卜烷以及甾萜烷烃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对原油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其油源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表明,中Ⅲ区块原油可划分为3种类型:第Ⅰ类包括永6井与永9井白垩系吐谷鲁群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主要来自于中二叠统乌尔禾组烃源岩;第Ⅱ类包括永1井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原油及油砂抽提物、永2井西山窑组油砂抽提物及永3井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原油,为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混源油;第Ⅲ类包括永6井西山窑组油砂抽提物和永2井西山窑组下部原油,主要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80.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碎屑成份特征与构造期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准噶尔盆地南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发育的近源粗碎屑沉积显示构造活动的存在。野外剖面及镜下碎屑成份统计表明:砾岩的砾石成份、砂岩碎屑成份的物源属性主要是再旋回造山带和晚古生代的岩浆弧,但盆地南缘东段与西段的岩屑组成及物源属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沉积岩岩屑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和晚新生代发生了相应的增加,显示盆缘沉积岩物源的隆升—剥蚀作用和构造活动的相对活跃。砂岩碎屑特征、重矿物相对含量及重矿物组合特征证明盆地南缘东、西两段的物源属性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不稳定重矿物的增加显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和晚新生代为构造相对活跃的构造环境。综合中-新生界沉积碎屑特征及差异分析,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代盆山格局发生了3次较大的转变过程,分别对应于上述3个时期。中-新生代3次构造活动对含油气系统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构造活动期次与油气藏形成、调整的期次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