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83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发育北东走向的逆冲断裂带,但地球物理资料揭示,该地区还发育北西走向的断裂构造.这两个方向的断裂系统在平面上呈近于正交的关系.北东向的柯坪逆冲带中发育北西向的皮羌走滑断裂,并在走向上与巴楚隆起南缘的色力布亚断裂一致,但两者构造样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巴楚隆起向西延伸到柯坪逆冲带之下,该构造带中潜伏有早期发育的北西向构造.北西向的皮羌断裂的深层构造为基底卷入向南逆冲的楔形构造,浅层构造为走滑断裂,属于晚期形成的构造,与柯坪逆冲带的形成时代一致,为上新世至第四纪.色力布亚断裂上发育的生长地层指示深层构造形成时代为中新世至上新世.尽管在深层构造上,皮羌断裂与色力布亚断裂为同一条断裂,构造样式为卷入前寒武系(元古界)结晶基底向南逆冲的楔形构造,但它们在近地表或浅部倾向相反,形成时代不同,应当定义为皮羌走滑断裂与色力布亚断裂在柯坪逆冲带中的断裂复合.  相似文献   
812.
准噶尔永进地区深层次生孔隙带发育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中Ⅲ区块的永进地区白垩系与侏罗系之间存在一个区域性的不整合面,即J-K不整合面.西山窑组次生孔隙发育带位于J-K不整合面之下.CIA指数显示,表生期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主要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风化作用较弱,风化作用主要提高了孔隙的连通性.深埋后有机质成熟产生的有机酸溶蚀长石、岩屑等易溶矿物,中Ⅲ区块在地质历史时期为低压场区,是准噶尔盆地腹部流体的排泄区域,不整合面经过大气淡水的改造而成为流体运移的优势通道,长石等的溶蚀产物高岭石等被流体带离迁移出溶蚀区域,从而改善了砂岩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813.
车排子凸起井下高GR砂岩分布特征与铀矿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排子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为一海西期继承性古隆起,总体呈向东南倾斜的斜坡.石炭系火山岩上超覆于侏罗系、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古近系安集海河组、新近系沙湾组、塔西河组、独山子组和第四系.至少发育2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一个为石炭系顶面与中新生界间的不整合面,一个为白垩系顶面与新近系间的不整合面.笔者通过对该区石油钻井测井、录井资料分析发现,在石炭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发育多层高GR(自然伽马)异常段,且主要分布在新近系沙湾组和塔西河组砂岩、砂砾岩和下白垩统吐谷鲁群砂岩及石炭系顶面风化堆积物中,具有高异常GR(自然伽马)和GRSL(总伽马)值、低KTH(去铀伽马)值特征,预示该区具良好的铀资源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14.
八道湾组是准噶尔盆地夏9井区重要的上返接替层系.以岩心、测井、扫描电镜、X衍射等多种资料为基础.综合研究表明:八道湾组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溶解和胶结作用等.其中,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分别为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破坏性和建设性成岩作用.成岩相类型包括压实成岩相、铝硅酸盐及碳酸盐溶解成岩相、碳酸盐及自生粘土胶结成岩相.成岩相分布不仅控制含油气区带,且是造成研究区南西段构造低部位含油,北东段高部位含水或为干层的主导因素.夏9井区中部偏南西部位背斜脊部附近铝硅酸岩及碳酸盐溶解成岩相发育区是制定八道湾组上返补孔和补钻新井等开发决策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815.
2006年7月初,我避开了喧嚣的城市和酷暑的袭扰,又一次前往阿勒泰地区,准备航空拍摄福海辖区。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着准噶尔盆地西缘的217国道向北行驶,途经和布克赛尔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便转入318省道径直向福海县方向驶去。转眼间,公路两侧,绿草如茵,这和几小时前的砾漠地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此时,空气中也散发着植被特有的芳香,同时,也享受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缘尽头乌伦古湖温暖湿润气候带来的凉爽。  相似文献   
816.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莫索湾古隆起的形成演化与成因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准噶尔地块是在前寒武纪"微"地块与环绕它的早古生代陆缘增生褶皱带的基础上经历石炭—二叠纪过渡阶段的构造演化之后固结形成的新克拉通地块。准噶尔盆地是在这一"新克拉通"之上发展起来的克拉通内坳陷盆地(T—E)与前陆盆地(N—Q)相叠加而成的叠合沉积盆地。周缘边界断裂带的多期活动与基底的非均一性使该"新克拉通地块"在后期活动强烈,集中表现在准噶尔盆地腹部于中—晚侏罗世形成了一个大型的SWW-NEE向的车排子-莫索湾隆起。该隆起经历了燕山早期(J1s)初始发育、燕山中期(J2x,J2t)强烈发育并定型、燕山晚期埋藏隐伏和喜马拉雅期掀斜消亡的完整过程。它是在中—晚侏罗世区域压扭背景之下,受周缘边界断裂带活动的控制,侏罗—白垩系构造层和石炭—三叠系构造层上下拆耦,发生镜像旋转而形成的压扭性构造带,为一形态不规则的复合性质隆起。车排子-莫索湾隆起对沉积与油气成藏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其两翼发育了一系列岩性、地层圈闭,目前发现了石南21、石南31、莫北、莫西庄和永丰等多个大中型油气田。车排子-莫索湾隆起将是准噶尔盆地腹部下一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817.
准噶尔盆地腹部中央坳陷莫索湾地区八道湾组沉积时期气候相对湿润,地形相对平缓,物源供给充足,湖岸线变化相对频繁,具备形成浅水三角洲有利条件;由于距离物源区较远,沉积砂体以细砂岩、中-细砂岩为主,粒度相对较细,垂向上形成多期正旋回沉积序列。三角洲前缘分布广、延伸长、面积大,平面主要呈朵状,由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切割、叠置形成的复合砂体构成;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厚度较大,数量众多,垂向相互叠置,横向互相切割,连通性较好,单砂体具有不同叠置方式,构成了主要油气储集砂体,泥岩隔层较薄,河口坝砂体不发育;总体上,形成了该区远源型、分布广、粒度较细的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不同的沉积时期,来源于两个物源方向的三角洲前缘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形态和范围发生变化,最终形成由宽阔的复合河道砂体为主构成的浅水三角洲。  相似文献   
818.
准噶尔盆地木垒凹陷油气来源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准噶尔盆地木垒凹陷油气来源认识不清、成藏特征不明确问题,应用油源对比技术分析油气源;利用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综合评价生储盖条件、输导体系及圈闭条件。结果表明:木垒凹陷油气来源于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二叠系平地泉组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为主力烃源岩,纵向上发育砂砾岩、云质岩和火山岩三类优质储层;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多层系、多类型(构造、岩性和不整合等)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良好的储集空间;断裂和骨架砂体构成立体复合式输导体系。木垒凹陷存在自生自储型和古生新储型两类成藏模式,其中以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为主要油源的自生自储型岩性油藏和古生新储型构造—岩性油藏,是最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819.
《地学前缘》2016,(1):218-228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冲积扇为例,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及邻近露头资料,通过沉积构型及构造-沉积响应分析,探讨挤压型盆地边缘与同生逆断层相关的冲积扇沉积构型特征。研究表明:挤压型盆地边缘冲积扇扇体的形态、规模和组合样式受到同生逆断层组合样式的控制。在多条平行盆地边缘的断层与顺源调节断层组合的条件下,调节断层走滑活动导致物源区溯源剥蚀,扇体呈快速退积而形成薄层条带溯源叠置组合。同时,调节断裂的平移活动会影响物源出口位置的侧向偏移,形成侧向迁移叠置扇体组合;在强烈活动的交叉状同生逆断层组合条件下,则形成多期厚层垂向叠置扇体组合。  相似文献   
820.
陈君青  庞雄奇  庞宏 《地球科学》2016,41(5):821-831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侏罗系头屯河组油藏是最近几年发现的新油藏,原油横向运移研究极少.在对阜东斜坡侏罗系地层特征和储层物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油源对比和油油对比地化研究,综合分析了原油的二次运移.结果表明:阜东斜坡侏罗系头屯河组原油主要来自西部阜康凹陷的中-下侏罗统和中二叠统烃源岩的混源,原油自西向东对侏罗系头屯河组储层进行充注.头屯河二段的地层厚度、砂地比、孔隙度和渗透率条件均好于头屯河三段和头屯河一段,可能为主要的油气横向运移的输导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