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0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测绘学   738篇
大气科学   690篇
地球物理   710篇
地质学   639篇
海洋学   392篇
天文学   224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81.
182.
183.
184.
185.
准晶体的构筑原理及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准晶体的原子构造中两个原理在起作用,即二十面体原理和黄金中值原理。二十面体原理是指大小相近的原子形成孤立的十二次配位体时,二十面体配位形式在能量上最有利。黄金中值原理是指在准晶体中原子的排列符合黄金中值律。这两个原理适用于由少量原子构成的体系,也适用于某些生物的结构。运用这两个原理于准晶体微粒,我们获得了最简单的准晶体结构模型。此模型可以解释Al-Mn准晶体的高分辨图的所有细节。此模型与Hiraga模型以及Bursill和彭菊琳模型都不相同。在此模型中Al_(12)Mn二十面体不是共棱的。这一模型具有分数维结构的待征,因此称之为准晶体的微粒分数维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86.
热带大气运动的Rossby孤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麦村  薛纪善 《气象学报》1984,42(3):259-268
广东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7.
介绍从837工程中长周期摆中提取短周期信号的工作,其意义是利用现有的837工程中长周期摆增加区域台网的近震控制能力。该项工作主要是设计一个带有特殊滤波器的前置放大器。此滤波器在选取归一化参数时要求Qp=√C/B>0.707,以达到抑制低频而提取所需高频信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8.
自从1971年Madden、Juliar等发现热带太平洋地区的纬向风有40~50天周期性振荡现象,并证明这种纬向风的40—50天准周期振荡在全球热带地区都存在以后,对这种周期振荡的研究一直得到广大气象学家的重视。比如,K.M.Lau等以及Murakami等利用卫星得到的射出长波辐射资料(OLR)进一步研究了热带大气30—60天振荡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89.
夏季多年平均及个别年份低层流场的准周期扰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CMWF的1980 ̄1986年多年平均及1980年的低层纬、经向网络点资料对季内振荡方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多年平均及个别年份流场中季内同斯振荡强度的对比特征及其在低伟和中高纬地区的差异。为动力学诊断和理论研究夏季风的年际差异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90.
1989年7月川东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续康 《气象》1995,21(3):30-34
使用气象卫星资料,分析了1989年7月发生在四川东部的4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第一个系统是由3个对流云团合并而成,生成后快速向前移动,第二个为向后传播。第三个系统生成后,系统的西南部不断生成新的对流单体,使之维持准静止状态,最后一个系统的初期呈胞状结构,后与冷锋结合,成为冷锋云系的一部分,这4个系统都是西南低涡暖切变形势下的产物,随着形势演变,其大尺度环境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