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693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81.
文章介绍了电测深法在土洞探测中的异常特征:土洞在电测深拟断面上反映为近等轴状的封闭或半封闭低阻异常;结合土洞所处场地内的岩土分层和物理学性状,如塑性状态及其含水量等.尝试性地分析了如何区别充填土洞和"空洞".介绍2个工程实例应用电测深法取得的勘查成果.  相似文献   
782.
岩溶区土洞发育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岩溶区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活动 ,将对土层产生潜蚀作用及崩解作用 ,进而形成土洞。真空吸蚀作用 ,有利于土洞的发育扩大。地下水位的变化 ,将使土洞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 ,并有可能导致土洞周围土体产生塑性破坏 ,使土洞进一步扩大甚至塌陷.  相似文献   
783.
784.
季节性天然降水在补给区内聚集 ,沿着渗透通道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土洞 ,它受特殊的地形地貌单元、地层结构补给与排泄条件制约 ,其淘蚀效应对附近地表构筑物产生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785.
本文通过对红粘土中土洞的勘探、测试、分析研究,总结了土洞存在的条件、形成机制及特征类型,评价了建筑场区的工程稳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786.
城市地铁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王暖堂  陈瑞阳  谢菁 《岩土力学》2002,23(2):208-212
通过北京地铁“复八”线王府井-东单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实践,对松散含水地质条件下的大跨度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施工方案的5条优选原则,给出了超前开挖支护、洞群系统开挖支护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参数,可供类似地下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87.
湖北房县桥上乡蛤蟆洞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挖掘的牙化石的初步鉴定,湖北省房县桥上乡蛤蟆洞洞穴堆积层中哺乳动物化石共4个目(啮齿目、食肉目、奇蹄目和偶蹄目)、8个种属(豪猪、虎、熊、中国犀、巨貘、鹿、水牛和羊),为中-晚更新世温暖、湿润、森林-草地化石动物群;该化石动物群的发现和地理位置为神农架地区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分布和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地点,并为该地区新构造抬升特点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证据,同时也为当地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78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首先介绍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及各河段枢纽的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区岩性以砂岩、板岩为主 ,地层褶皱强烈 ,活断裂发育 ,地表覆盖厚 ,地质条件相对复杂。讨论了西线工程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如地应力和岩爆、软岩蠕变、突水、碎屑流、活断层的突发性位错及高地温灾害等 ;一期工程的地质问题主要集中在深埋长隧洞和引水明渠方面 ,其中 ,输水明渠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边坡稳定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相似文献   
789.
齐运铎  方强 《江苏地质》2002,26(2):95-100
徐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交通便利,景点众多,具有广阔的旅游发展前景。徐州旅游景点的基础大多与地质学有关,山,水,洞,石及地学人文资源分布广泛,内容丰富,独具特色。试从地学角度阐述徐州旅游资源的概况,分区,并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0.
西藏洞错硼砂芒硝层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调查藏北高原腹地盐湖——洞错的Ⅰ级阶地湖相化学沉积,首次发现硼砂及赋存5层纯芒硝层的完整沉积剖面,依据韵律层的沉积特征研究和~(14)C测年,针对剖面中出现的冷相盐类矿物——芒硝,应用比较盐湖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出洞错在全新世早、中期经历了潮湿温暖期(>8470 a BP,可能至10500 a BP±)→寒冷干旱期(8470~8170 a BP)→潮湿温暖期(8170~7590 a BP)→气候频繁波动期(7590~7400 a BP,寒冷大背景下三干三湿的气候演替)→寒冷干旱期(7400~6940 a BP)→潮湿温和期(6940~6620 a BP)→寒冷干旱期(6620~6410a BP)→温暖湿润期(6410 a BP以后)的演变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