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352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先后发生了MS7.8、MS6.7和MS7.8强震,通过对江苏溧阳陆态网络连续重力观测仪记录的地震波进行分析,获得几点认识:(1)在溧阳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曲线上能记录到3次强震的地震波,记录到的2次MS7.8重力地震波到时分别延迟10.72 min和10.63 min;(2)溧阳台连续重力观测同震响应对重力观测的潮汐和非潮汐参数均有影响,但未改变溧阳台连续重力观测正常的变化趋势;(3)同一地区相同震级的不同远震,重力响应的最大振荡幅度不完全一致,地震波持续时间也不完全相同,这与连续重力仪的采样率高低有关;(4)在时频图上表现为地震波能量信号比较突出,地震震级越大,0.1 Hz以下的高能量信号越强。  相似文献   
992.
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CO2浓度(Ca)急剧上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全面理解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中亚干旱区特有树种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 et Mey)树轮稳定碳同位素(δ13C)和水分利用效率(iWUE)对气候变暖和大气CO2浓度急剧上升的响应缺乏研究。本研究利用天山西部伊犁河流域的雪岭云杉树轮样本,使用树木年代学方法和树轮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建立树轮宽度年表、稳定碳同位素(δ13C)以及内禀水分利用效率(iWUE)序列,分析了树轮δ13C和iWUE的长期变化特征,探讨了树轮δ13C和iWUE对气候的响应规律以及iWUE与树轮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要的气候因子并没有强烈地限制树木径向生长;夏季平均气温对树轮δ13C分馏有重要影响,iWUE的长期变化受到全球Ca增加和升温趋势影响,但直接影响iWUE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饱和水汽压亏缺(VPD)。全球升温和Ca增加导致了iWUE的持续升高,但并没有导致雪岭云杉树木径向生长的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3.
梁中凹地的梁十井卤水是 Na/K质量比值达到 55,KCl含量只有 0.3%的边界品位钾矿。为保证粮食安全,需要增加钾肥的续替资源。文章因地制宜,进行了冷冻、日晒结合的野外精制实验,以低温冷冻析出 NaCl.2H2O的形式去除部分氯化钠和水,继续通过日晒蒸发将卤水 Na/K值降低到 12以下,使其达到钾肥生产的原料要求。  相似文献   
994.
长江流域水汽收支与高原水汽输送分量“转换”特征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文中采用"箱体"模型边界的整层水汽输送特征描述长江流域梅雨带水汽收支总体效应,发现长江流域夏季降水与"箱体"模型整层水汽输送收支总量呈显著相关;青藏高原动力、热力强迫构成周边水汽输送特殊流型结构,大地形动力强迫导致高原周边水汽输送在高原南侧与东侧存在经向或纬向不同分量的水汽流型,且它们分别对长江流域梅雨带"箱体"模型水汽收支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还发现高原南侧经向水汽输送与高原东侧纬向水汽输送分量之间呈显著相关特征,此研究揭示了长江流域洪涝过程上游高原周边关键区水汽输送不同分量间的"转换"特征,且此类水汽输送流型对夏季长江全流域各区域降水具有不同程度影响.上述高原周边水汽输送经向-纬向分量间的相互"转换"效应,是认识长江流域异常洪涝过程形成的关键环节之一.高原周边水汽输送分量相关结构及区域边界水汽收支问题将为长江流域洪涝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活动断裂的活动习性是认识活动断裂应变加载及释放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区域运动学、动力学和科学评价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基础。安宁河断裂、大凉山断裂与鲜水河断裂呈倒“Y”字形交于石棉一带,共同协调了鲜水河断裂向SE的应变传递,2022年鲜水河断裂磨西段发生了泸定MS6.8地震后,安宁河断裂和大凉山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分析这3条断裂相关的古地震和历史大地震资料,得出以下认识:(1)安宁河断裂和鲜水河断裂磨西段近4 000 a来的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约为700 a,大凉山断裂则为524 a;(2)鲜水河断裂磨西段和安宁河断裂的古地震活动表现为丛集特征,大凉山断裂的古地震活动则表现为准周期特征;(3)近4 000 a来三条断裂在200 a时间窗内的大地震活动表现出准同步性,在时空上有相互影响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