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10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四川银矿床有6种类型,除少数为独立银矿外.多数属与铜、铅锌、金的共生矿床;在区域分布上.集中于古隆起边缘坳陷带上,具水平分带;成矿高峰有晋宁、燕山两期.今后须拓宽找矿思路,寻找新的含矿层位和新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52.
53.
54.
本文通过对延河泉域内污染现状的评价,详细分析其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特征,运用热力学方法计算,确定了碳酸盐岩、硫酸盐岩矿物溶沉方向的饱和指数。以此划分了岩溶地下水的环境保护区,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5.
以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之细矿脉为研究对象,文章介绍了细矿脉剖面采集及研究的工作方法,着重讨论了自矿脉至围岩元素的空间展布特征。成矿元素Cu、Ag、S和控矿元素Fe、Rb、K都属确定性分布型。对照元素的扩散和渗滤理想模式,得到如下认识:在成矿成晕的地球化学过程中,成矿元素Cu、Ag、S以及Fe以扩散作用为主,控矿元素K和Rb以渗滤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56.
王取义 《江西地质》1995,9(2):124-131
该文着重介绍了武夷山西坡主要与锡矿化有关的成矿花岗岩的蚀变类型,蚀变分带、蚀变带矿物组成,标志矿物及化学成分等特征,同时还指出了不同矿床类型地表矿化标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7.
毛景文 《矿床地质》1987,6(4):23-32
本文从成矿系列角度出发,讨论了桂北九万大山—元宝山地区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总结了矿化作用在时间上的递变规律和矿床、矿体及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并提出了该区的交代系列和交代建造,探讨了锡多金属矿床与其外围贱金属矿床之间的联系,最后建立了与雪峰期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8.
以土层、延东斑铜矿的成矿特征为已知,简要介绍"激电异常-铜矿体-磁异常"有序分带的模式,重点介绍了又有磁异常又有激电异常时,隐伏矿体赋存位置的判断方法,以及仅有激电异常无相关的磁异常不成矿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矿化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讨论一个大井矿床,矿体,矿物及元素的空间分带性,结合对成矿物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空间变化的研究,推断了大井矿区矿化中心,认为矿区主要的矿化中心有两个,一为矿区中部,即老区东部-北区南部一带,另一个矿化中心在矿区的西部。这两个矿化中心分别位于北东向的F2和F2断裂附近,表明这两条北东向断裂是矿区的导矿构造。  相似文献   
60.
林才浩 《福建地质》2001,20(3):129-136
利用区域化探归面(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使用区域浓度克拉克值及变化系数两个参数,对福建省32种元素的资源潜力进行了排序,认为在目前国家的导向矿种中,福建省的资源潜力依次为锌-银-铅-锡-金-铜-钼。同时根据谢学锦院士提出的地球化学块体学块体的理论和方法,预测了政和Au地球化学块体、龙岩中甲Cu地球化学块体、大田Pb地球化学块体的资源潜力,分别为金430吨、铜625万吨、铅408万吨。初步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元素分带及地球化学模式研究的意义和方法,认为这项研究对上述地区的打矿突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