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10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牟平邓格庄金矿为一富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其Ⅱ号矿体金品位及其厚度数据处理表明矿体具有向北侧伏的规律.Ⅱ号矿体深部(-225~-345 m)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表明,其原生晕呈反向分带.据上述研究推测Ⅱ号矿体-345 m以下地段还有盲矿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62.
两级模糊分级聚类法在斜坡带稳定性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斜坡稳定性分带界限存在的模糊性,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多级模糊分级聚类法.介绍了两级模糊分级聚类在斜坡稳定性分带中的计算方法及步聚.通过两级模糊分级聚类法,分选出了与某地区斜坡带相吻合的稳定性类型.并与其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两级模糊分级聚类法的应用效果较好,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3.
周铁明 《云南地质》2001,20(3):297-307
云南普洱中二叠统茅口阶地层处于古特提斯海云南-老挝海槽,沉积物为大套碳酸盐岩夹泥质岩。Yan类化石十分丰富,依据垂直分布特征,由下而上建立Parafusulina nosonensis带及Neoschwagerina criticulifera-N.douvillei带,同时介绍了二化石带中Yan类动物群特征,为与邻区中二叠统茅口阶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4.
陕西省凤县银母寺铅锌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母寺铅锌矿床中钻孔、槽探和坑道工程控制的勘探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研究原生异常的三维空间特征。经研究认为银母寺铅锌矿床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具有分带性。垂向分布序列(自上向下)为(Hg,As,Zn)→Cd→Cu→(Pb,Ag),纵向分带序列为:Cu→Pb→Ag→Cd→Hg→Zn,横向分带序列(从矿体中心向两侧)为Pb←Zn←Cu,Ag,Hg,As←Cu→Pb→Ag→Hg→Zn→F。原生异常的分布指数具有明显变化规律且可用于预测同类型矿床的剥蚀程度。  相似文献   
65.
重熔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蚀变、矿化分带性,由含矿岩体向外(或从深部到地表)蚀变分带依次为:碱性长石化带→黑鳞云母云英岩化带→黄玉云英岩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带→似青盘岩化带;矿化分带为:钨(锡、钼、铜)→锡(钼、铋、锌)→钼(锡、铅、锌)→铅、锌(银、锡)。前两个矿化带与黄玉云英岩化带关系十分密切,钼矿化带与绢英岩化带和硅化带有关,铅—锌矿化带主要产于硅化带与似青盘岩化带叠加部位。  相似文献   
66.
论金川硫化铜镍矿床中贵金属元素的分带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金川硫化铜镍矿床最大的寓矿体内,贵金属元素存在明显分带:Pt、Pd、Au、Ag含量在边部较低,向中心部位逐渐增高;Os、Ir、Ru、Rh含量在中心部位较低,向边部逐渐增高。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分析,认为这种分带特征是硫化物液相结晶分异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67.
应用非平衡状态下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超基性岩浆的地球化学分异,并提出了超基性岩浆地球化学分异系数的概念。通过对超基性岩型硫化铜镍矿床、矿体原生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查明了与超基性岩浆地球化学分异相吻合的矿体原生异常的轴向分带规律,首次发现了硫化铜镍矿体原生异常的横向分带规律,并建立了矿体原生异常的横向分带模式。此外,还确定了硫化铜镍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深部岩石地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68.
湖南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分带及其与区域地质背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九思  杨光辉 《湖南地质》1995,14(4):235-242
湖南主要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存在明显的分带性,自南东向北西,成矿元素逐渐减少,成矿温度逐渐降低,由与酸性,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矿床为主,渐变为与沉积期后成矿作用有关的层控矿床为主,赋矿层位亦有逐渐降低之规律,据此,可将湖南内生金属矿床划分为4个矿带。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是上述成矿分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确定金矿床元素分带序列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扬  邱德同 《地质与勘探》1993,29(12):47-48
  相似文献   
70.
曲家金矿位于胶东焦家成矿带中段,为新城金矿和马塘金矿的深部延深,矿体赋存深度300~1300 m。对区内32个钻孔岩心样品进行了取样,获得了34个元素的分析数据,研究了各元素的浓度分带及成分分带。发现多元素在此深度范围内除沿矿体轴向有迁移成晕外,在垂向上也有迁移和成晕现象,这对于穿透性地球化学和原生晕找矿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发现成矿元素在成矿带轴向和垂向上的扩散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矿体部位,成矿热液中元素浓度、热液的温度压力、围岩化学活性和可渗透性等,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复杂性。原生晕的高浓度带主要沿断裂蚀变带分布。用格里戈良法和重心法确定的轴向成分分带,在深部有头晕元素与尾晕元素的叠加,预示深部仍存在隐伏金矿体,这与西部邻近招贤勘查区深部发现金矿体的勘查结果相符。垂向上从浅到深成分分带性存在差异,垂向上易在浅部浓集的元素为Se、Cd、Mo、Hg、Bi、S、F、Cu、Ag,成矿带附近浓集的元素为Sb、As、Au、W等,As、Sb在垂向上的迁移能力弱,主要沿轴向迁移。当浅部多个元素同时达到K2O≥4.57×10–2,Au≥0.8×10–9,Ag≥0.057×10–6,Cu≥2.5×10–6,Bi≥0.08×10–6,Hg≥17×10–9,S≥0.0583×10–2,Mo≥0.74×10–6,W≥0.55×10–6时,指示深部发现金矿体的可能性较大,Hg·Ag/(As·W)、Bi·Hg/(As·Au)指数可用来判断金矿体的埋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