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714篇
海洋学   310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Sr、Nd、U等同位素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球表生过程中年代测定及物源示踪等研究,高效地分离这些同位素体系,对于推广这些同位素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若要同时分析地质样品中Sr、Nd、U三种元素的同位素,现有方法往往需要消解两份样品,一份用于Sr-Nd而另一份用于U的分离提纯。这种方法不但增加了样品用量,而且需要多次蒸干溶液转换介质,既延长了分离流程也增加了样品被污染的风险。为了提高样品利用率和分析效率,本文通过将树脂柱串联改进了分离流程,提出一种仅需消解一份样品,便可同时提取Sr、Nd、U三种元素的新方法。本方法中Sr的分离采用Sr特效树脂,包含Nd在内的稀土元素(REE)的分离采用AG50W-X8树脂,U的分离采用UTEVA特效树脂。实验中将三种树脂柱串联,采用3mol/L硝酸淋洗液淋洗,同步进行平衡树脂、上样、洗杂志,避免了蒸干操作。分离后的淋出液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试元素含量。结果表明:U的回收率接近99.9%,Sr的回收率超过90%,Nd的回收率超过80%;同时三种树脂柱串联的分离流程,主要基体元素(K、Ca、Na、Ba、Fe、Rb等)的去除率均超过9...  相似文献   
992.
张旗 《地质科学》2023,(2):319-346
花岗岩能否分离结晶?世界上有没有堆晶花岗岩?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从近期发表的文献判断,上述争论已经从国际学术界转入国内学术界。国际学术界一直坚持花岗岩能够分离结晶,笔者一直持反对意见。最近,关于堆晶花岗岩的说法突然盛行起来。什么是堆晶岩?堆晶与堆积是一回事吗?斜长石是堆晶矿物吗?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认真讨论的。众所周知,玄武岩有堆晶岩,花岗岩则主要呈晶粥状态出现,这是两种岩浆粘性不同的表现。花岗岩由于粘性大,晶出的矿物不能下沉,与其晶出的岩浆一起构成类似粥状的面貌,故称为“晶粥”。玄武岩粘性低,晶出的矿物可以下沉离开其结晶的部位在岩浆房底部堆积形成堆晶岩,故玄武岩不形成晶粥。花岗岩形成晶粥后,由于冷却、固结而不可能再次升温熔融造成“晶”与“粥”分离的可能。因此,关于上有高分异花岗岩(或流纹岩),下有堆晶的花岗岩的说法是不可能成立的。堆晶岩、堆晶结构等,统统是外国学者创造的。毋庸置疑,外国学者对花岗岩研究有很大的贡献,现今花岗岩理论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外国学者提出来的,我们只是在学习、仿效和跟踪。然而,花岗岩研究中也有许多错误的理论、模型、假说,毫无疑问也是外国学者提出来的。面对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993.
分析了BOC调制频谱分离对GNSS信号互干扰大小的影响。将基于载波跟踪谱分离系数和基于伪码跟踪谱分离系数等效载噪比下降的计算方法,用于分析频谱分离对功率增强条件下GPS军用信号自干扰强度、GPS军用信号对民用信号干扰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频谱分离对功率增强条件下军用信号自干扰大小的影响较小,但会较大幅度降低军用信号对民用信号的干扰,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功率增强条件下军用信号对民用信号的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994.
以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南部基性、中性和酸性侵入岩(SiO2=5127%~7490%)为研究对象,通过锆石U 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测定的2件样品锆石U Pb定年结果分别是(1269±08) Ma和(1234±09) Ma,侵位于早白垩世。在哈克(Harker)图解中,多数样品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随SiO2含量增加具有很好的线性演化趋势(除K2O和Rb外)。微量元素总体显示富集Pb和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等,并具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特征((87Sr/86Sr)i=0705 517~0706 827,εNd(t)=-682~079)。综合研究认为,塔河南部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浆源区是与俯冲有关的熔流体交代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相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的混合源区,且以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相为主,在岩浆快速上升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最后形成一套宽谱系的岩浆演化序列。结合中国东北地区火山岩展布方向、古地磁资料、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时间以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等已有成果,认为大兴安岭北段塔河南部的侵入岩产出在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有关的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995.
随着物探找矿的推进,找矿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从复杂的叠加的弱信息中将我们需要的有用信息提取出来,是一件急待解决的迫切任务。这里在模拟、分析、总结了重力高阶导数在分离叠加异常的基础上,并应用到了实际资料的处理当中,利用重力高阶导数不同半径的交点比较准确地确定出了矿体的边界位置,同时与钻孔验证的结果基本一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6.
路成  李晓剑  路顺行 《江苏地质》2015,39(2):211-217
通过对新疆吉木萨尔大龙口背斜核部露头剖面的野外观察、实地测量和特征描述,分析研究了其构造发育特征和演化模式。认为大龙口背斜核部露头的构造属于"褶皱相关断层"范畴,岩层能干性对构造变形具有重要影响,最为典型的是发育了"褶翼楔入组"、"类冲起"和"分离反向褶曲"3种特殊的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997.
空-谱信息与稀疏表示相结合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中多依赖光谱信息而忽视空间信息以及提取的特征维数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谱信息与稀疏表示相结合的分类算法。首先,利用最小噪声分离对原始影像进行降维,在此基础上,对主成分图上局部影像块内的所有像素进行重组,并用排序的方法得到旋转不变的空-谱特征。然后,对空-谱特征进行监督学习得到字典,并将提取的测试样本的空-谱特征编码到字典中以得到测试样本的稀疏表示。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对高光谱影像进行分类。3组高光谱数据试验表明,与传统的分类方法比较,本文方法能有效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998.
为从海洋微生物中获取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α-glucosidase inhibiting,α-GI)化合物,对一株前期研究发现具有α-GI活性的细菌进行鉴定和培养条件优化,并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获取和鉴定其活性化合物。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 DNA测序鉴定活性菌株HY95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orstelensis);采用分析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取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2.5%(V/V)的接种量,130 r/min的摇床转速,28℃恒温培养60 h。经优化后的MB培养基中:蛋白胨5.00 g/L,酵母粉1.50g/L、氯化钠9.725 g/L,pH 7.5;以生物活性测试为导向,用化学方法(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其中的活性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定得到一个α-GI活性化合为环(苯丙氨酸-酪氨酸),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53.72%±4.92%。为α-GI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提供了一个极有开发前景的途径和来源。  相似文献   
999.
溢油回收、临时储存和转运是传统水上溢油应急行动的3个重要环节,现场油污水分离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和新增作业环节,并逐步被认可与实践。这4个环节需要紧密配合才能使溢油应急行动效果最佳,目前,国内外尚没有针对上述4个作业环节的定量关系开展专门的研究。本研究基于水上溢油应急实践,首先给出了溢油回收能力、油水分离、临时储存和转运能力的定义、构成要素及计算方法,然后就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出了定量算法,并通过一个应用案例检验了四者的定量关系,最后总结分析了决定水上溢油应急能力的关键因素,以期提高水上溢油应急效率和指挥决策水平,并对优化资源配置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输入非线性方程误差系统,即输入非线性受控自回归系统,研究了基于过参数化模型的多新息辨识方法和基于过参数化模型的递阶多新息辨识方法;研究了基于关键项分离原理的多新息辨识方法;使用辨识模型分解技术,研究了基于关键项分离原理的两阶段多新息辨识方法和三阶段多新息辨识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输入非线性方程误差系统、输入非线性输出误差类系统、输出非线性方程误差类系统、输出非线性输出类系统、反馈非线性系统等.同时,给出了几个典型辨识算法的计算量、计算步骤和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