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62.
区域国土资源分等评价研究:以大连陆域国土资源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贤君  胡宝清 《地理科学》1997,17(3):208-213
区域国土资源分等评价是价格评估的前期工作。文中以大连陆域国土资源分等评价为例,讨论了区域国土资源等级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63.
本文探讨根据城市土地定级因素所具有的空间特征和相关性,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和方法,运用空间数据库存贮、管理和操作各类与城市土地定级估价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并根据GIS空间分析的类型和功能,设计土地定级因素空间分析软件,包括空间内插、数字地形分析、空间扩散和叠置分析等,在这些定级软件的协调下,自动完成土地定级因素的量化、空间分析、分值计算、分级评定及土地定级图件等的输出,为城市土地等级评估提供一种全数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析城镇土地定级、基准地价评估、宗地评估、基准地价更新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及其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从系统设计原则、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类设计等几个方面对面向对象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5.
耕地分等工作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福建省福清市耕地分等为例,就GIS技术在耕地分等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着重论述了GIS环境下指标区的划分等各流程中主要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66.
李绍山  段增强 《安徽地质》2002,12(3):185-190
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和安徽省农用地分等试点的实践工作,设计和开发了基于Map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安徽省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路线、数据库结构和功能结构,并根据该系统在安徽省明光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实际验证表明该系统符合规程思想,运行可靠,分等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并且可以大大提高农用地分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7.
农用地分等定级中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性工作。该文提出了标记耕作制度的定义,探讨了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原则和确定方法,并以黄淮海为例作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8.
县级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划分方法评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叠置法,地块法,详查图斑法和动态网格法是划分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的四种主要方法,该文结合实例对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作了介绍,并逐一比较,评析了其优缺点,适用地域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9.
农用地分等定级中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性工作。该文提出了标准耕作制度的定义 ,探讨了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原则和确定方法 ,并以黄淮海为例作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0.
CH20082338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 Model of Land Eco-economcal Suitability Evaluation/俞艳,何建华,袁艳斌(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33(3).-273~276从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角度,将土地适宜性评价看作是物种的最适生态位与评价单元所提供的现实生态位之间的匹配,从区域、评价单元以及单元之间关系3个层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模糊贴近度分析方法构建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