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256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01.
基于分形分析的自动化制图综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桥  胡毓钜 《测绘学报》1995,24(3):211-216
本文运用分形分析方法,从数量方面研究了线状符号的形态结构特征随比例尺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了依据所研究的规律进行线状符号自动综合的方法,为制图综合过程的自动化、模型化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2.
分数布朗运动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分数布朗运动的连续和离散小波分析。讨论了有关的性质,并将结果用于分维估值、分数布朗运动小波变换系数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03.
碎屑岩储层渗透率分布分维计算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程 《地质论评》1995,41(1):15-19
碎屑岩储层渗透率分布非均性是直接影响油气开采效果的客观因素。笔者认为储层渗透率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其分维值介于2与3之间,实例研究表明,分维能描述透率分布的非均匀性,其值随非均匀程度增加而增加。分维还能反映沉积能量分布和成岩作用对渗透率分布的影响。分维将是一个研究碎屑岩层渗透率分布的数学和成因特征的重要参数。研究分维与石油工程参数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4.
四川盆地油气田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分形理论对四川盆地油气田的空间分布特征了进研究。结果表明,油气田的空间分布可以统计地认为具有自相似性,分形几何学可以描述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应用盒维数方法计算了油气田空间分布的分维值,对不同区块的分维特征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分维值的物理意义。实际资料计算结果显示,盒子数目与尺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关值均达0.99以上。  相似文献   
505.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61,自引:10,他引:61  
刘继生  陈涛 《地理科学》1995,15(2):136-143
  相似文献   
506.
四川地区断层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施泽进  罗蛰潭 《现代地质》1995,9(4):467-474
断层系统多重分形避免了容量维D0的不足,考虑了每一条断层对整体分维的贡献,反映了断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四川地区断层分布图,运用多重分形理论检验了断层空间分布的自相似性,分区计算了四川地区各带的多重分维值。结果表明,断层破裂系统为分形结构,具有很好的自相似性,相关系数均达0.99。不同带分维值的较大差异,反映不同构造区域的断层分布特点。最后,对分维的含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07.
地图数字化误差分析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地图数字化误差的分类和主要来源,在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引入了分形分维理论,作者主要研究了分形分维理论在地图数字化误差分析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分析,得到一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508.
王海涛  朱令人 《内陆地震》1991,5(3):202-205
应用广义分维的概念于地震活动时间分形的研究可避免确定无标度区的困难。海城地震前后地震活动的广义分维D_o(ε)的变化表明,时间标度区间为2—16天时,D_o(ε)的变化可以反映大震酝育过程中地震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并表现出震前降维的前兆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09.
信息量与分维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C.E.Shannon的信息量公式出发,定义了地震序列信息量公式,推导了关于b值的地震序列信息量公式,並以门源地震的余震序列为例,计算了余震的实际信息量和理论信息量,同时将二者进行了对比,得到了H(ΔM)=α-β1nΔM的结果,由此得出了地震序列的信息维数值。本文还计算了海城地震前震和余震序列、参窝水库和隆尧震群序列、唐山和门源余震序列的信息量和信息维的时间扫描值,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 余震的信息维是随时间波动、衰减的;(2) 强震前信息维降低。  相似文献   
510.
本文利用模糊分维公式计算了大同6.1级和5.8级地震前震中及附近地区前兆观测资料的模糊维数。结果表明,震前前兆观测资料的模糊维数明显下降,且震中位于降维最大的地区附近。唐山7.8级地震前,短水准观测资料也有类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