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473篇
测绘学   273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632篇
地质学   919篇
海洋学   28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东昆仑山南缘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和斜向俯冲作用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东昆仑地体和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之间的会聚边界是一条位于东昆仑南缘的大型转换挤压构造带。研究表明该带的东段(阿尼玛卿段)和西段(东-西大滩段)构造特征不同,阿尼玛卿段的构造以印支期具往南西造山极性的逆冲叠覆岩片和新生代脆性左行走滑构造为特征,东-西大滩段是由220Ma形成的EW向韧性左行走滑剪切带及两则伴生的挤压褶皱断裂带组成,韧性变形持续至20Ma,之后表现为脆性左行走滑构造再活动。因此,东昆仑南缘大型会聚带是一条由东段的“收缩挤压”为主向西段的“转换挤压”逐渐过度的特殊复杂的构造带,它的形成与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往NE方向斜向俯冲于东昆仑地体之下有关。  相似文献   
112.
倾斜基岩上的土-框架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倾斜基岩上的框架是山地、丘陵地区多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但以往对其抗震性能研究很少。本文利用二次开发后的ANSYS对倾斜基岩上的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上下部相互作用分析。在研究中发现,考虑土一结相互作用后,结构的高阶振型在地震反应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可能在结构的地震反应傅里叶谱中形成双峰;并使地震反应沿结构高度的分布不再沿直线变化,而呈锯齿状分布。由于倾斜基岩将降低土层对地震波的放大作用,但基本不改变地基的卓越频率,因此倾斜基岩将会抑制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而倾斜基岩上结构的地震反应分布将比相应平坦基岩上结构的地震反应分布更接近直线形分布,但变化形状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3.
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连续弹性无限自由度结构,建立自由振动方程,分析了半刚性连接对结构自振周期和频率的影响,推导出半刚性连接框剪结构自振周期系数的计算公式。使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使得结构自振周期增大,半刚性连接对高阶振型自振周期的影响很小。提出了地震区钢管混凝土框剪结构体系的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4.
无限域地基有限元分析的简化粘弹性边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一种能用于无限域地基动、静力有限元分析的简单人工边界——粘弹边界,采用一层边界单元来实现。该边界弹簧部分采用弹性半空间Mindlin解计算,边界单元采用具有粘性阻尼的粘弹材料,通过确定合理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粘性阻尼系数,不仅可以使边界单元能够模拟无限域远场的弹性恢复力,同时可以模拟粘性边界。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边界的有效性,它可用于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115.
发展中的板块边界: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冯锐  马宗晋  方剑  吴宣 《地学前缘》2007,14(4):1-17
亚洲内陆的强地震密集地发生在天山-贝加尔一线,但该处并不存在一条连续的大断裂,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长期相左。文中分析了这条地震带的时空分布、分区特点、应力状态和活动周期,计算了欧亚大陆的布格重力异常场、均衡重力异常场,反演了上地幔的密度分布和剪切波速分布。发现在这个部位的70~250km的深部有一条北东向的密度、速度陡变带,它是新生代的冷地幔和热地幔的交界带,与浅部构造存在立交关系,对亚洲大陆的现今构造运动和应力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个带的地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板缘地震和板内地震,是一种因为深浅构造不同而造成的结构性地震,性质上为大陆内缘地震。文中还就深浅构造的空间立交关系、时间镜像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在南北地震带和伊朗东侧地震带的立交结构也与上地幔构造有关。天山-贝加尔活动构造带是正在发展中的板块边界,是大陆内部的一个典型构造,北侧为稳定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次板块,南侧为活动的中国-东南亚次板块。  相似文献   
116.
杜慧丽 《地下水》2007,29(3):25-27
针对解析方法求解半无限含水层井流问题,对直线补给边界附近的井流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并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存在补给边界时,抽水一定时间以后降深能达到稳定,但仅仅代表观测点处降深达到稳定,而整个渗流场并未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7.
林冠干扰作为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 (L.) Schott)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 etMey.)林动态自维持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林分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 hm2典型的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中林冠空隙特征及其形成木和边界木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46林班内的1 hm2临时标准地中,共调查到17个林冠空隙,林冠空隙干扰返回间隔期为763年。扩展空隙面积在20~280 m2之间变化,冠空隙面积在0~180 m2之间变动。大多数林冠空隙形状变异较大,不同程度地偏离圆形,且均在20~100年之间形成,拥有多株形成木,边界木多由近熟木和成熟木组成。  相似文献   
118.
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褥垫层的设置原则及有边载条件下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修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9.
刚性桩复合地基应力及沉降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桩-土-垫层相互作用,讨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借助半无限弹性空间中的Geddes解和Mindlin解,求出考虑刺入变形的复合地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从而得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一种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0.
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天津地区广泛应用,而复合基桩在天津地区应用较少.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对复合基桩与刚性桩复合地基在设计及布桩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