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473篇
测绘学   273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632篇
地质学   919篇
海洋学   28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本文结合作者在淮南新庄孜矿开展电法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对利用地面电法研究煤层采空区边界、冒落带范围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文章论述,采空区冒落带岩石的电性特征及确定采空区边界、圈定冒落带范围的依据和方法技术,结合新庄孜矿的实践分析了电法解决矿山工程地质问题中的应用效果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82.
本文用加权剩余法导出点源二维地电断面的边界单元法积分方程。通过付氏反变换,可获得三维空间的电位。若干模型上正演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完全一致。对实测的ρ_s曲线进行了地形攻正及选择法反演拟合,解释结果与实际地质断面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3.
张之立  王成宝 《地震学报》1989,11(3):291-302
按照重新定位后的震源位置及更多的补充资料,重新计算了唐山地震序列中主要地震的震源机制.用新方法和原有方法重新测定了主要地震的破裂几何尺度和震源参数.并进一步研究了1976年至今的余震活动性. 新结果指出,两个7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更加相似,破裂方向也几乎相同.Ms=7.8地震的破裂长度在77——87km之间.它东北端的破裂终止点是在榛子镇稍南而不是芦龙附近.根据新的结果,本文提出一个非等长雁行断裂力学模式.理论和试验结果指出,新模式能更好地模拟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并能较好地解释那些用已有模式不能解释的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84.
徐守余 《地质论评》1993,39(7):83-87
为了解奂徐集复杂断块地区含油范围预测问题,使用了地震多参数分 析法。多参数分析法是充分利用各种地球物理参数(振幅、频率、相位及 速度等),并将各参数测定结果与地质因素相结合,引用判别函数以判定 其含油性,进而预测早期油水边界。利用地震多参数分析法,在徐集地区 预测早期油水边界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麻粒岩区构造地质编图原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粒岩区的边界及亚区划分标志常为等变线、断层或剪切带。主要地质单元包括灰色片麻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副变质表壳岩、层状侵入体、高级变质绿岩等,基性岩墙群为划分不同地质单元、建立其相对时序的重要标志。以上单元普遍被构造叠置,常可识别出侵入关系。表壳岩系底部不整合及地层层序的研究对于认识大陆克拉通化过程及沉积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大规模水平构造先后被两类变形序列叠加,第1类与麻粒岩相变质发生于同  相似文献   
86.
87.
钱塘江口涌潮的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二维有限体积法、Osher格式及间断拟合法,计算了钱塘江河口涌潮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全过程。该算法能保证水量和动量守恒,且能适应水深巨大变化和动边界。根据钱塘江涌潮的特点,可将其合理概化为一线潮。在网格尺寸较大情况下,计算的一线潮仍保持高分辨率,能准确满足水力学间断条件,且计算量小,可以在微机上实现。在对某实测半日小潮进行率定后,对随后的大潮进行了验证计算,涌潮的主要特征(如涌潮高度、移速、水位和流场等)与实测资料符合良好,证实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88.
89.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漠-黄土边界带地处东亚季风边缘,这一地区的风成沉积即古风成砂-黄土-古土壤序列很好地反映了东亚季风环流的演变历史。末次间冰期的沉积(S1)由三层古土壤和夹于其间的两层黄土组成,可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5的五个亚阶段(a-e)则很好对比。末次冰期的沉积(L1)由三层古风成砂和夹于其间的两层黄土构成,由此反映了与上述三层古风成砂对应的阶段2、阶段4及阶段3的中期是沙漠-黄土边界带冬季风活动加剧、沙漠扩大的时期。全新世的沉积是由一层草原上(S0)和其上的流沙组成,但这层流沙是在最近两千年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当地特定风场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已不具备明显的气候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