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6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824篇
大气科学   254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1090篇
海洋学   262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334篇
自然地理   80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上,学术界还不能清晰诊断创新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的分析水平不同,创新对就业影响的研究结果也迥然不同。本文从企业层面、行业层面以及宏观经济层面,对国外创新对就业影响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以便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2.
在"多规合一"发展的背景下,以武汉为例,聚焦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融合("规土融合")在地方层面的实施路径与发展目标。系统梳理了其在体系结构、技术语言、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技术革新策略,同时概括出管理模式创新中协调成本内部化、转变政府角色、倡导交往理性、加快接轨市场等有益尝试。此外,强调武汉实践中"两规"与"规-土"的内涵差异,丰富对规划融合发展目标的认识,以期为相关地方实践带来有益启示,也为宏观规划体系改革提供自下而上的思考视角。  相似文献   
983.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县(市、区)作为空间分析单元,以专利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对1986-2014年长江经济带853个县域创新产出的时空特征进行ESDA分析。结果发现:①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在2001年前增长缓慢,其后增长迅猛,2012年后开始降低;相对差异呈现“增加—缩小—缓慢增加—缩小”的态势,其年度空间关联性呈增长趋势;②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县域分布呈现出分散、集中、相对集中扩散的态势,创新产出较高的县(市、区)为长三角地区地级市区、经济发达县(市、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市区;③显著空间关联类型总体格局稳定,局部变化明显,县(市、区)显著空间的关联类型以正相关类型为主,显著低低集聚关联类型占主导地位,低低集聚地区主要在西部地区,且有向中部扩展的态势;④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科技创新资源禀赋、教育水平与研发投入、技术溢出与扩散、政策与制度因素的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84.
海工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文章以15家海工装备上市企业2010—2014年数据为基础,采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测算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大海工装备制造领域人力资本投资,谨慎、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补贴政策,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3点建议。  相似文献   
985.
日常督察、例行督察和专项督察等三项土地督察机构的核心业务在监督地方政府管地用地、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过近十年的实践,一些做法已不能满足新常态需要.必须总结现有问题,在监督省级政府、平衡各项业务、完善成果转换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986.
从地理调查、地理编码与地理国情监测的关系出发,提出并设计了《地理调查与编码》课程的层次结构和详细的教学内容,讨论了《地理调查与编码》课程的教学方式和重点内容,并应用于地理国情专业本科教学,对于培养具备地理创新思维和科学统计基础的地理国情监测专业人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87.
为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常态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增城国土信息化成果的基础上,借助物联网、互联网+、3S等新技术,建立增城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系统。系统是对增城国土部门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集成整合和综合应用,本文对系统的总体规划思路、业务架构规划、系统框架设计和主要功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88.
王伟  孙雷 《地理科学》2016,36(2):204-212
从人地系统的视角考察区域创新系统与资源型城市转型之间的内涵关系,揭示二者之间相互耦合协调的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3年铜陵市区域创新系统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在产业转型政策实施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条件下,铜陵市区域创新系统与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均呈增长趋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由低度水平跨越式上升至高度水平,呈现非线性的演变特征。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89.
胡曙虹  黄丽  范蓓蕾  肖刚 《地理科学》2016,36(12):1767-1776
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域高校创新产出及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省域高校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高校创新产出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逐步加剧,从2003年的“沿海-沿江”分布进一步演变至2012年明显集聚在长江三角洲及山东、湖北、重庆等少数省域;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高校创新产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计量结果显示,高校通过基础研究及产学研合作获得的创新产出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990.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双  曾刚  吕国庆 《地理科学》2016,36(8):1155-1164
利用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对1986~2012年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合作发明专利数据进行检索,描绘了城市、区域和国家3个尺度上海市装备制造业的网络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因素在不同空间尺度对创新网络的结构演化影响不同。在国家尺度,城市创新能级是主体结网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其重要性越发明显,而地理距离在这之中并不起作用;在区域尺度,主体创新能级的重要性贯穿整个网络发展阶段,而地理邻近的重要性在后期才开始显现;在本地尺度,合作主体间的平均距离急剧缩减,地理邻近的重要性极为突出。最后,针对上海推动产业升级、建设科创中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