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3篇
  免费   1397篇
  国内免费   1539篇
测绘学   551篇
大气科学   1654篇
地球物理   1597篇
地质学   2883篇
海洋学   483篇
天文学   102篇
综合类   383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4年夏季, 哈尔滨在 40d中发生了 5次短时强降水灾害,城市内涝严重,部分交通干线瘫痪.短时强降水天气多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生命史短,预报难度大.虽然前人在此方面已做过大量工作,但在干旱的气候背景下,为什么频繁发生短时强降水天气,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本文从环流条件、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以及物理量场进行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对上饶市2000年6月22~23日连续暴雨的形势场以及卫星云图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3.
刘晓琼 《四川气象》2002,22(3):50-51
介绍了四川省气象台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构成该系统的各模块的功能和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104.
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沙尘暴的环流动力结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5,他引:14  
王可丽  江灏  吴虹 《高原气象》2002,21(3):303-308
通过对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5次沙尘暴的高度场,涡度场,散度场和风场的分析,研究了沙尘暴强盛期的环流动力结构。结果表明,在5次沙尘暴强盛期有相似的环流动力结构特征。在沙尘暴强盛期的高度场上,蒙古国有深厚的低值系统,乌拉尔高压发展,其间的强气压梯度是沙尘暴的动力源;低值系统有正涡度中心支持,外围是负涡度区,其间有强涡度梯度带;低值中心伴随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易于发生近地面大风和上升气流,有利于地面起沙上扬,形成沙尘暴,大风区与强涡度梯度带一致,强风带切变形成的涡度输送有利于加强低值系统,进而增强风场。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贵州夏季降水异常与同期高、中、低层环流系统的异常有何关系,在1958-1997年贵州夏季降水中选出6个多、少雨年,与同期环流距平场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少雨年环境距平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贵州多雨年南亚高压较常年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南偏强。在贵州少雨年,南压高压呈西弱东强的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北偏强。  相似文献   
106.
利用自然正交展开(EOF)方法探讨了气象要素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应用自然正交展开方法分析某一气象要素场的季节变化或年际变化时,要针对不同问题,对原始资料场进行不同处理,使之与分析对象相匹配;只有这样,自然正交展开的特征向量才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在该文中使用自然正交展开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及全国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7.
以辽宁 2001年 4月春季大旱气候为背景 ,重点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和 500 ,100hPa 3层不同高度环流特征 ,并综合分析太阳黑子活动、ENSO循环等多种物理因子 ,初步得出了辽宁 2001年春季气候异常的物理成因  相似文献   
108.
灾害性天气(暴雨、强对流、雾、高温与干旱)的准确预报是目前世界上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9.20”区域暴雨、大暴雨由于发生时间晚,前期为阴雨天气的流场给预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成都市气象台用溃变原理V-30图结构分析方法结合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T106物理量预报场的分析和本站暴雨模式,及时准确的预报出了“9.20”区域暴雨、大暴雨过程。该文特征分析意在总结出成都地区暴雨预报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高青云 《四川气象》2002,22(2):9-12
对2001年8月19-20日全川移动型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初始扰动产生在对流层中层移动性低槽底部强烈发展的低空热低压倒槽中,有利的物理量配置环境、大尺度系统的稳定型和非均一热成风偏差分布对其发展和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动点、不动点群体系统局域阻塞概念,并结合高低空散度的不平衡,明确了移动型川东大暴雨的短期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10.
林开平  梁科 《广西气象》2002,23(4):3-6,22
综合利用欧洲中心、日本和T213等多家数值预报产品,根据以往广西大范围霜冻的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经验,以及各家数值预报产品的特长,选取了各类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密切相关的要素和层次,并对所选取的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结果进行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