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1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879篇
大气科学   228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1272篇
海洋学   17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211篇
自然地理   7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469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核地知与行》2002,(4):36-37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以下简称选任)工作中实行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的程序,是干部人事工作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扩大民主,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干部选任的质量;有利于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民意测验是干部选任必经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测验标准是否先进、合理,将影响到干部选任的质量。本文试图结合我局领导干部选任工作实际,对地勘事业单位在模拟量化民意测验标准上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3.
陈毓川 《地质论评》2002,48(6):564-565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会员代表: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在这里隆重纪念新中国地质工作50年和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作一个简短的发言。 1 先辈创业历尽艰辛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现代地质学逐渐在西欧诞生和发展起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批西方学者在中国开展了一些地质调查工作;中国的一批志士仁人为图实业救国,在中国传播了包括地质学在内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1912年我国开始有了地质机构。1922年1月27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有创立会员26人。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使我国地质工作者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促进了中国地质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104.
关于我国基准地震台站深化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益茂  雷利 《地震学刊》2002,22(3):61-64
在分析我国基准地震台站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基准地震台站的定位应是监测、预报、科研一体化的野外实验基地;基准地震台站的发展目标应是建立世界一流地震台站。此外,还从强化基准地震台站管理、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的角度,就基准地震台站领导体制、管理体制、资源优化配置、激励措施等方面的深化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土地持续利用的五维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文章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时间,空间,用途,技术和制度是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五维空间,并对各维度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其中,土地持续利用的时间维主要表现为从伦理角度考虑如何在代际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使代际间利益之和最大;空间维则要求实现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胜任维要求将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到各种用途上,从而使人们从土地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各中获得的总效用最大;技术维选择意味着土地利用的直接或间接技术的选用能够保证土地的永续使用;制度维要求制度建设适应土地利用情况的变化,通过消除不同的土地制度之间存在着的外部利润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110.
东莞城市化过程中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积极吸纳海外资本与技术,通过“三来一补”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非农产业和小城镇的迅速发展。然而,受我国分散的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政策体制的影响,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该文基于实地考察与问卷访谈,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效率低、外来人口集中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等问题,并提出协调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