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1篇
  免费   1293篇
  国内免费   1614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971篇
地球物理   908篇
地质学   4911篇
海洋学   480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333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51.
在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合成炮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即在螺旋坐标下用因子分解进行波场外推的混合法. 用因子分解进行波场外推分为因果过程和反因果过程两个显式求解过程. 这种螺旋坐标下的显式求解过程,提高了波场外推的效率. 根据相位编码原理,对多个射线参数的合成波场进行了编码叠加,基于射线参数实现了MPI并行计算,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 在推导了有关公式并进行定量分析之后,对Marmousi复杂模型进行了计算,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精度高和速度快的特点,可用于实际资料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2.
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原型盆地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结合近几年来渤海湾盆地区深层地震勘探与解释的成果,重点论述了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提出燕山期构造变形样式总体在纵向上可分为三个构造层,分别称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横向上总体可分为三个构造带,西部为向西逆冲的薄皮逆冲带,中部为冲断—走滑带,东部为厚皮褶皱—冲断带,主体由两期挤压方向皆为NW—SE向的褶皱—逆冲变形形成;并将其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但是,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原型盆地有所变化,其空间上的差异是基底构造格局及其空间差异叠合的结果。综合其它研究结果还表明,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是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弧的挤压构造背景下,陆内壳下拆沉和壳内挤出逃逸构造的综合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3.
夏收期时间虽短,但正值台风(包括风暴,下同)活动频繁的七月。台风的多寡、强弱,直接影响到早稻的产量。影响风力>6级,可造成落粒,降低产量。日照时数少,可引起病虫害,谷粒发霉,降低质量。所以预报好夏收期天气,为领导起参谋作用,提高早稻产量和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了长阴雨这一因子,对七月份阳江至惠来的台风活动情况以及日照情况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其相关关系,为长期预报提供一个参考依据。1定义本文所指的长阴雨的三种标准:A类:2至3月期间,最长一次低温阴雨(TDR)>IO天。B类:有倒春寒(3月中旬…  相似文献   
154.
锋前暖区暴雨的落区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5年6月16、17日两天,华南地区受锋面低槽影响,北部和沿海都出现了大~暴雨,其中北部为锋面降水,沿海则为锋前暖区降水。但这两天的锋前暖区降水,大~暴雨的落区差异很大;16日大~暴雨仅出现在粤西的漠阳江流域,17日则向东扩大到珠江口一带(图1)。本文利用天气图及其它资料,对暴雨落区不一的原因作一初步分析。1形势背景及气柱层结状况1.1大尺度形势从图2可以看出:这两天华南地区都受到静止锋低糟的影响,各主要系统的位置和强度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在500hPa上,侨日北支槽线在成都~昆明,南支槽在黔东~老挝;副高脊在18”N…  相似文献   
155.
1广东前汛期暴雨的气候特性气象部门规定:日雨量50~99.gmm为暴雨,100~249.9mm为大暴雨,≥250mm为特大暴雨。田雨量≥50mm降雨日称为暴雨日。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其西北背靠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南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因而季风气候特征极其显著。在适当的大气流场和特定的地形地势配合下,形成暴雨的水汽、热力及动力条件告强于我国大陆其他沿海省份,故暴雨强度之大,季节之长,皆居全国前列。例如澄海市东溪口水库1979年6月11日5~6时间小时)的雨量为245.lmm;陆丰市白石门水库1977年5月30日24小时雨量为88…  相似文献   
156.
南阳>25.0mm的降水过程之间最长间隔日数与玉米气象产量关系密切,可作为夏季干旱的指标。青蛙始鸣期对夏季降水有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157.
利用柳江、桂江集水域23个台站雨量资料代表“桂北”雨情,根据灾情和预报经验定出前汛期雨量“特多”的年份,结果表明,5月份特多的频率是13%,6月份是21%,7月份是18%。6月份是雨量特多频率较高的月份。7月份虽不属前汛期,但雨量特多的频率也高于5月份。利用赤道太平洋、赤道印度洋海温资料以及南半球气旋资料,找出三个引发环流异变,造成桂北雨量特多的“阈值”,并作了一些初步分析,指出造成桂北雨量特多的原因是季风变异。  相似文献   
158.
张玉琴 《四川气象》1997,17(3):19-21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借助计算机进行单目标寻优,挑选出一组最佳预报因子,建立起雨季开始期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59.
找出了冻害发生的天气规律,提出了定性预报的指标。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定量预报方程,方程预报平均误差不超过1.0℃,具有满意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60.
将历史资料序列换成级序列,将资料历史变化曲线换成级的比值历史变化曲线。从而显著增强预报信息,提高预报能力和具有更准确的预报效果。运用迭加方法提取新的比较短的历史了列并换成比值序列,给出了与预报量有关系的部分已知值,协助逼近确定的预报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