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场示踪剂监测周期大多为150~360d,不能准确判断监测周期之后注入水波及范围,并且对研究区两套油层分别优势注水方向、推进速度和判断油井来水方向(注水井或边水)等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介绍示踪剂模拟技术,并充分考虑示踪流体扩散、弥散现象的影响,在动态历史拟合、示踪流体已监测分析结果拟合基础上,对注水井水驱前缘及边水推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示踪剂模拟结果与现场示踪剂已监测情况基本吻合,可以利用数值模型对区块进行更长周期监测,弥补了实测过程中施工复杂、监测周期耗时等缺点;通过模型运算得出注水井水驱前缘状况、注入水波及范围、推进速度及优势注水方向,进一步对油藏两套油层注采渗流规律进行评价预测。  相似文献   
22.
Based on introducing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anggu are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Paleogene Dongying Formation, and further analyzed its geothermal occurrence. The studied area spans two grade IV tectonic units which are Beitang depression and Banqiao depression. The studied area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Tanggu nose-like structure which is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Beitang depression. Its existence affects the sedimentary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 strata of Paleogene. The depositions of Dongying Ⅲ ( SQEd3 ) and Dongying Ⅱ ( SQEd2 ) are mainly delta front facies and lake sand bars which are propitious to the geothermal fluid enrichment. The favorable enrichment region of geothermal fluid is located in south Hetou- Tanggu. Most of Dongying Ⅰ ( SQEd1 ) changes into swamp plain deposition, only the northeast part of this area is the distributary riverway facies with developed sand layers. There is the favorable enrichment region of geothermal fluid. The hydraulic connection is weak among the geothermal reservoirs of Dongying Formation and its overlying Guantao and Minghuazhen formations. The underlying Shahejie Formation geothermal reservoir pro- vides a steady stream of fluid supply and ground pressure protection for Dongying Formation geothermal reservoir.  相似文献   
23.
利用8个典型的固定剖面资料,对坡度、水深、沉积物底质、单宽侵蚀量和淤积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黄河改道后,CS5—CS8剖面的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的侵蚀较为剧烈,各剖面三角洲前缘侵蚀较为强烈;蚀淤泥沙在纵向上由三角洲前缘向前三角洲搬运,在横向上沿近岸向西北方向运移;近岸颗粒粗化较为显著,尤其是在废弃的流路入海口处。  相似文献   
24.
正尊敬的作者:为使地学领域重大创新成果及重要发现能以最快速度发表,《地学前缘》自2013年4月15日起开辟"优秀地学科技论文快速刊发通道"。列入《地学前缘》"快速刊发通道"的论文将于10~30日内在中国知网网上发表,30~90日内转为纸质出版。欢迎投稿并在投稿时注明申请进入快速刊发通道的理由。投稿网址:http://www.earthsciencefrontiers.net.cn若投稿系统运行不畅,请联系编辑部。电话:010-82322973,E-mail:frontier@cugb.edu.cn  相似文献   
25.
正经Elsevier工程信息公司中国信息部通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主办的中文刊《地学前缘》从2013年第1期开始,正式被EI检索系统收录。这将进一步提高《地学前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EI(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检索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26.
正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科学研究"栏目下方的"学术期刊"选项(3)选择《地学前缘》下方的【进入】按钮,进入《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下侧"数字图书"选项(3)在"中文资源"中部点击《地学前缘》进入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三:(1)登录中国地质图书馆网站,网址为http:∥www.cgl.org.cn(2)光标移到首页中部【期刊】→免费资源(含开放获取)→《地学前缘》办公自动化平台查阅摘要和全文方法四:  相似文献   
27.
正经Elsevier工程信息公司中国信息部通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主办的中文刊《地学前缘》从2013年第1期开始,正式被EI检索系统收录。这将进一步提高《地学前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EI(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检索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28.
29.
赵军  赵凯  张金宇 《沉积学报》2022,40(3):801-812
基于米兰科维奇天文旋回理论在三角洲前缘开展砂岩组和单层级别的油层对比研究,频谱分析和小波变换揭示萨尔图油层Ⅲ油层组存在米兰科维奇天文旋回,可识别出比值接近5∶2∶1的3个旋回厚度,分别对应于偏心率100 ka、斜率40 ka和岁差20 ka周期,推测地层在沉积时受到米兰科维奇天文轨道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根据岁差20 ka周期带通滤波(BPF)和堆积速率变化特征,将萨尔图油层Ⅲ油层组划分为9个砂岩组和20个单层。研究表明,岁差20 ka周期调控气候波动的机制与超短期基准面升降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调作用,利用米兰科维奇天文旋回划分出的单层具有严格的等时性。20个单层砂体的展布特征表明,萨尔图油层Ⅲ油层组经历了多期水进—水退事件,与砂岩组的划分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0.
储层内部建筑结构是评价油气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文章以华庆地区长63层水下分流河道为例,利用野外露头照片和连井剖面等资料,应用petrel软件,系统建立了华庆地区长63储层构造模型和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和泥质含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构型界面可划分为5级:其中5级为同期水下分流河道复合砂体的界面,4级为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的沉积界面,3级为水下分流河道单一砂体内部增生体的界面,2级为增生体内部简单的层系组界面,1级为增生体内部单个交错层系的界面。研究区砂体内部存在侧积夹层、前积夹层和垂积夹层3种类型的夹层。建立的研究区长63构造模型总体趋势为西低东高。从孔隙度、渗透率和砂泥岩分布模型图可以看出研究区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结构解析结果客观的反映了长63储层内部基本单元的展布形态,真实再现了研究区内部砂体的空间形态分布模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