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477篇
  国内免费   395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69篇
地质学   1877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1.
济阳坳陷古近系多级控砂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济阳坳陷古近系砂体形成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主要包括:①断陷类型;②构造带类型;③坡折带类型;④体系域类型;⑤沉积相类型。在不同类型断陷中发育的沉积体系相差较大,在不同规模箕状断陷中发育的沉积体系也具有差异性。同时,断陷类型控制着构造带的发育,构造带类型又决定着坡折带的发育部位,坡折带类型则影响着湖盆沉积体系域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而沉积相类型对砂体的特征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显然济阳坳陷砂岩体的形成和分布遵循“多级控砂”的特征,5种因素共同影响并逐级控制着砂岩体在断陷湖盆中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112.
裂陷盆地中的构造变换带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构造变换带是裂陷盆地中的重要构造变形。讨论了构造变换带的含义、类型及对油气聚集的意义。裂陷盆地主干正断层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分为同向倾斜、背向倾斜和相向倾斜共3种组合方式;正断层之间的构造变换方式可以分为缓冲式、接力式、消长式、传递式和消减式等5种形式,构成15种类型的构造变换带。不同方式的断裂组合所形成的不同构造变换带类型会随着主干正断层位移的渐进增大发生相应的转变。构造变换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1)它常常是主边界断裂带上地形高差变化较小的部位,是主要碎屑物源注入裂陷盆地的入口处,有利于发育储集层;(2)长期处于盆地内部相对高的构造部位,而且近邻生油凹陷,是油气运移指向区带;(3)它是裂陷盆地构造变形相对复杂的区带,有利于发育多种样式的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113.
济阳坳陷四扣洼陷泥质岩裂缝储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济阳坳陷四扣洼陷及郭局子地区泥质岩储层的裂缝类型、识别特征进行的研究,认为影响本区裂缝发育程度的因素是区域构造应力及构造部位、岩性、岩相、岩层厚度、埋深及地层压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四扣洼陷构造裂缝储层的分布进行了预测。通过预测,提出了研究区裂缝发育在平面上具有不均匀性、连片性差、与断层关系密切的特点,进一步指出了罗42-罗48井区等8个区带为裂缝发育的地区。这项研究不仅对研究区泥岩油气勘探,而且对济阳坳陷及类似地区的泥岩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4.
张国常 《贵州地质》2002,19(2):93-98
在岩性及岩相观察基础上以不同类型的米级旋回层序作为分层和描述地层的基本工作单元,把米级旋回层及其有序叠加形式作为识别三级层序的基础,通过野外露头的详细观察、描述认为:在南盘江坳陷晚古生界地层中SB1型层序界面是以区域平行不整合面、古风化壳、古土壤层、下伏地层的强烈白云石化以及沉积物转化面为识别标志;SB2型序界面是以沉积物转化面、地层结构转化面及古土壤层为识别标志:SB3型层序界面是以凝缩段直接覆盖在下伏地层之上为识别标志;SB型层序界面是以上下地层的岩性组合、地层结构转化面及年代地层为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15.
抚顺盆地构造演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抚顺盆地基底的裂陷作用并非一种短暂的“瞬间拉张”过程,而是由弱渐强且在古城子组沉积期达到极点,随后迅速减弱并停止;拗陷作用也非裂陷后才发生的,两者基本上同时开始;拗陷作用一开始就具有较高的速率,直至西露天组沉积期才逐步减弱,并延续到耿家街组沉积期.抚顺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慢速裂陷和快速拗陷→加速裂陷和快速拗陷→快速裂陷和快速拗陷→减速裂陷和快速拗陷→裂陷终止和减速拗陷→慢速拗陷和拗陷终止.构造演化的结果形成了很具特色的 “下断上拗”结构.这种二元结构的形成,可能起因于区域构造应力场转变造成裂陷作用中断,而拗陷作用仍在继续.采用同沉积构造格架分析、基底沉降史反揭和热衰减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上拗”部分所需的巨大沉积空间,40%来自于下伏沉积物的压实,60%来自于盆地基底的长期低速拗陷.拗陷作用的终止,可能是渐新世初期新一轮深部热事件及其伴随的巨厚辉绿岩床侵入,导致岩石圈热衰减和重力均衡调整的逆转.  相似文献   
116.
饶如龙  赵云华 《福建地质》2001,20(3):137-140
福建省矿产资源较丰富,各种规模矿山14000多座,为我省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粗放型开采,也引发了矿山地质灾害,造成多起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同时引发社会安定问题。为此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7.
研究和剖析了两次溧阳地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地质因素,新生代茅东裂陷盆地;茅东与南京-溧阳两玄武岩喷发带的交汇;茅东断裂带最活动的上沛带;震源区地壳层圈构造(深、浅变质岩界面和低速层)与茅东部断裂带中、深脆-韧性剪切段的复合。探讨了控制溧阳震震级的因素;茅东断裂带属Ⅱ级断裂,茅东裂陷盆地属中、小型裂陷盆地,因此,决定溧阳地震震级为5.0-6.0的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118.
柴达木第三纪转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沉积体系组合,构造地层分析和岩浆热流体标志综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柴达木第三纪转换换裂陷盆地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过程,笔者认为:柴达木第三纪盆地是以扩展裂陷为主的单型盆地,可划分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水下洪积扇-近岸浊流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常态湖三角洲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在湖盆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砾质辫状河沉积,近岸水下重力流-中深湖-扇三角洲,扇三角洲-中浅湖-河流三种湖盆充填形式。依据古构造运动界面和相应整合界面,将第三纪盆地划分为三个构造层序。分别对应于台裂陷,伸展扩张裂陷和转换坳陷三个发展过程。柴达木第三纪转换争盆地形成演化主要受控于地幔热柱的形成和衰减作用,同时喜马拉雅运动等运程应力作用对盆地的演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9.
岩土压力传感器匹配误差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曾辉  余尚江 《岩土力学》2001,22(1):99-106
对岩土压力传感器的匹配误差,从解析理论研究出发,提出两次压陷等假定条件,推导出在3种使用场合时的匹配误差计算公式,得出匹配误差计算公式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或具体量值,给出了实用的匹配误差定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0.
埕南断裂带埕913区块是济坳陷埕南断裂带目前已发现的沙河街组三段砂砾岩体中唯一含油气区块。生、储、盖、圈闭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古隆起构造背景为其提供了油气汇聚指向、相对的浅埋藏所对应的良好储集性能、发育多种圈闭等成藏必要或有利条件,但有别于其他区块的特殊条件是该砂砾岩体之上发育有泥岩盖层或内部发育泥岩隔层。断层面封堵与否是成藏最关键的因素,断层面封堵的基本条件是要求砂砾岩体之上有泥岩盖层或隔层,具泥岩盖层或隔层的砂砾岩体与断鼻、断块圈闭匹配方可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