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6篇
  免费   1833篇
  国内免费   3129篇
测绘学   2006篇
大气科学   688篇
地球物理   1830篇
地质学   7955篇
海洋学   626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569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606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496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340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218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72.
利用矿物地质温压计估算变质高峰期温压条件、退变质作用温压条件。研究表明,本区为鲁苏构造带的北延部分,代表本区晚元古代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的碰撞及三叠纪华北陆块向华南陆块推覆事件的发生和演化。  相似文献   
73.
莺歌海附近陆架区埋藏古河道及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高分辨率地球物理仪,在莺歌海陆架区海底发现了大量埋藏古河道、古湖泊。根据其分布位置及断面特征,推测出更新世末期低海面时期埋藏古水系的分布。据沉积物层中的超覆层序及埋藏古河道的端点水深推测,晚更新世末期调查区最低海平面的位置在130—140m等深线附近。  相似文献   
74.
珠江口伶仃洋温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向平 《热带海洋》1994,13(1):76-80
依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令仃洋冬,夏季的水温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冬季湾内水温的分布和变比较单一,夏季由于河流入海流量增大,河流与海洋水体的相互作用加强,明显可见两个冷,暖水锋在河口湾中段相交,上段为高温的河流淡水控制区,下段为低温的陆架水控制区,两者显著的特点是其控制区内温度变化很水,而在锋面转折地带的河口湾中段,盐淡水混合强烈,其温度变化大,温度等值线呈倾斜分布。  相似文献   
75.
东海陆架盆地与松辽盆地的类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辽盆地在我国的含油气盆地中勘探程度较高,已探明了几十亿吨的地质储量,对控制盆地油气形成的生、储、盖、圈、运、保等条件的研究也比较深入和细致,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却有很大油气远景的盆地,这两个盆地都是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大型复合沉积盆地,在地质构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试图通过东海陆架盆地与松辽盆地的对比在研究它们各自特征的基础上,寻找这两个大型沉积盆地的共同点和相似性,以便借鉴松辽盆  相似文献   
76.
黄海海域前第三系及油气勘探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黄海位于西太平洋构造域,由中朝地块和扬子地块及其相邻的褶皱带构成,印支运动以来,形成了前第三系克拉通,裂陷和走滑-拉分等叠合的残留盆地,研究认为,黄海前第三系及其残留盆地评价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确定残留盆地的分布及其边界;其二,在恢复原型盆地(包括剥蚀量的恢复)的前提下,进行盆地埋藏史,成烃聚集史的成藏动力学和含油气系统分析,然后进行前第三系的评价勘探,以提高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7.
土工布充砂袋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文斌  谭家华 《海洋工程》2004,22(2):98-104
对土工布充砂袋技术和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鉴于土工布充砂袋属于一种新兴起的土工新材料和新技术,在设计和工程实际中还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对各种典型状态和典型环境下的土工布充砂袋的变形、应力和土工布充砂袋堆的稳定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
79.
鲁苏榴辉岩套以广泛分布各类榴辉岩、密切伴生石榴石橄榄岩、石榴石麻粒岩等高压岩石组合 ,普遍发育韧性变形带 ,大量出露燕山晚期碱性花岗岩及深源脉岩为特征。它已经历三迭纪早期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的碰撞事件、大陆逆掩推覆构造事件及后期白垩纪早期开始的大陆伸展构造事件 ,是我国华南陆块与华北陆块之间的重要过渡单元。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