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李梦凡  张奇  李云良  姚静 《热带地理》2016,36(4):700-709
采用具有物理机制的二维水动力模型MIKE 21,基于2006 年长江枯水与1953―2000 年长江平均来水条件(平均条件)2 种情景,模拟比较2 种情景下鄱阳湖退水期(7―12 月)洲滩出露过程,阐释长江来水变化对鄱阳湖洲滩出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 年长江来水减少导致鄱阳湖洲滩出露开始时间提前,与平均条件相比提前1 个月;洲滩出露50%面积仅历时约0.5 个月,比平均条件缩短约1.5 个月;长江枯水对鄱阳湖洲滩出露分布影响最显著的时段为8―11 月,8 月上旬洲滩增加的出露面积主要分布在赣江入湖三角洲和东部湖湾,而8月中旬―11 月末增加的出露面积主要分布在中部开敞湖区和北部入江通道洲滩;长江枯水对鄱阳湖中北部洲滩出露天数的影响大于南部湖区,对修水和赣江北支入湖三角洲的影响大于赣江中支和南支入湖三角洲,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明显大于南矶山自然保护区;长江来水变化还显著影响洲滩出露速率,2006 年长江水情下洲滩自开始出露至到达最大出露面积(8 月初―10 月中旬)期间的平均出露速率(25 km2/d),与平均条件下洲滩自开始出露至到达最大出露面积(9 月初―12 月末)期间的平均出露速率(14.5 km2/d)相比增大了72%。  相似文献   
142.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4点观测、判断露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3.
王朋岩  汪晓敏 《地质科学》2009,44(2):409-417
在系统收集研究区及周边现今地形起伏、白垩系露头分布、地层分布、地层压力测试数据以及地层水化学分析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同剥压实恢复方法研究了滨北地区离心流水动力特征.根据隐露头分布的时代和位置判断了不同时期大气淋滤水下渗的位置.采用盆地水动力模拟软件Basin 2再现了滨北地区水动力场的历史演化过程,研究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淋滤水进入地层的强度和范围.采用流体势理论分析了滨北地区油气运聚规律,认为丰体坳陷区水动力以压实水为主,油气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盆地边缘地区受淋滤水影响,局部改变油气运移方向或使已形成的油气藏降解.  相似文献   
144.
目前使用低温年代学来恢复造山带古地形,主要是采用在造山带内部采样来做原地高度的恢复。本文提出用碎屑颗粒低温年代学来恢复造山带平均古高度变化率的方法,即通过山间盆地或山前堆积碎屑物大量的单颗粒年龄,获取蚀源区大面积的、区域性的平均剥露速率,进而通过均衡校正计算出蚀源区的平均古高度变化率,为造山带古地形恢复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西南天山为例进行尝试,通过已发表的339个碎屑颗粒裂变径迹年龄,获得西南天山的68 Ma(年龄峰期)的剥露速率为0.740.60km/Ma,平均古高度变化率为0.150.23km/Ma、0.120.19km/Ma(降低率)。显示西南天山在68 Ma以来发生了比较快速的剥露,如果不考虑构造抬升等因素,平均古高度也发生了比较快速的降低,如果按8 Ma以来计算,则正好降低了1 0001 500m。  相似文献   
145.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研究康定二道桥至榆林宫地下热水出露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热水均沿断裂和水系分布,从二道桥至榆林宫出露约有42个泉点及泉群和12个地热井。(2)研究区天然温泉的温度范围为21℃~89℃,地热井为42℃~125℃;天然出露温泉的矿化度范围为445.9~2 297 mg/l,地热井为899~3 583 mg/l。(3)研究区天然温泉Y30温度最高(89℃),Y10的矿化度最高(2 297 mg/l),两者分别出露于大雪山-农戈山断裂西部的第四系砂砾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中。地热井ZK12温度(125℃)和矿化度(3 583 mg/l)皆为最高,出露于二台子断裂南部的燕山期花岗岩中。  相似文献   
146.
构造楔入目前正在使加州中部谷地西缘岩石变形,中生代大谷地群的弧前盆地地层的构造关系表明,早期的构造楔入是与弗朗西斯科杂岩向西俯冲和增生同时的,由于构造楔体的挤离作用会阻止增生楔物体向深部迁移,目前的构造楔体几何形状与弗朗西斯科杂岩中的蓝片岩变质是不相容的,我们提出一个构造序列来协调这种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147.
胡容 《河南气象》2003,(1):46-46
第一 ,霜和露记录勿混淆。秋末初冬时节 ,气温日较差大 ,在 0℃以下的晴朗清晨 ,易形成霜 ,但日出后气温升高 ,霜融化成露 ,这种情况我们不能记露。为了避免误记 ,观测人员应在日出前观察一下天气现象。第二 ,勿漏记结冰。由于初冬早上气温变化快 ,不稳定 ,在 7:30巡视仪器时注意蒸发皿是否有结冰 ,在 7:45 - 7:48观测天气现象时一定要再看一下蒸发皿是否有结冰 ,并轻轻晃一下蒸发皿或用铅笔碰一下水面 ,这样在有很薄的结冰现象时也容易发现 ,不至漏记。第三 ,提前选择好测量积雪深度的地方。选择的地点要求平坦 ,并保持其自然状态。第四 ,…  相似文献   
148.
宜阳县露宝寨铜金矿区构造控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露宝寨铜金矿的矿区构造特点和含矿断裂特点,并对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和构造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根据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的特点,指出在该区的找矿重点应放在太华群和熊耳群之间的拆离断层附近。  相似文献   
149.
四川盆地埋藏沉降史模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地震剖面与钻井资料结合起来,根据钻井取得的地层厚度、时代、岩性、密度、孔 隙度等信息,对剖面上任意点进行回剥分析,并运用均衡原理绘出沉降曲线,从而给出沉积 史和构造史. 模拟研究四川盆地埋藏沉降史表明,四川盆地构造沉降与总沉降之差随地层地 质年龄的减少而减少,说明地层越新压实量越小. 不同时期的沉降速率有所不同,总趋势为 早期沉降速率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沉降速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0.
贵州的多级剥夷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论述剥胰面的基本概念及工作方法。以图切地质地貌剖面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划分了贵州区域性多级剥夷面及地文期。认定贵州新构造运动的主要形式是间歇性持续上升,总体西高东低的地势为历次溯源侵蚀夷平范围渐次缩小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