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粘弹性阻尼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ZN-1和ZN-2粘弹性材料,通过大量试验,首先定量探讨了其力学性能随环境温度、激振频率、变形幅值和滞回圈数等因素的变化情况;随后,就风振控制问题,考察了时间荷载作用下,材料内部的温升平衡情况;最后,在文献〔1〕的基础上,利用试验数据确定了刻画材料力学性能的四参数模型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62.
含交叉裂隙岩体相似材料试件力学性能单轴压缩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相似材料制作含交叉裂隙岩体试件,考虑主裂隙与加载方向之间角度变化及主、次裂隙之间角度变化制作20组试件,对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交叉裂隙对岩体破坏模式及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主裂隙与加载方向呈0°及90°时,试件破坏主要为沿次裂隙扩展的剪切型破坏;当主裂隙与加载方向呈30°及45°时,试件破坏主要是沿主裂隙扩展所致的剪切型破坏;主裂隙角度一致情况下,大部分含交叉裂隙岩体破坏强度高于含单向裂隙岩体,含交叉裂隙岩体试件应力-应变曲线峰后下降斜率比含单向裂隙岩体大;主裂隙角度一致情况下,当次裂隙与主裂隙呈45°夹角左右时,岩体试件强度较低,当次裂隙与主裂隙呈30°及90°夹角左右时,岩体试件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63.
传秀云 《矿物学报》2012,(Z1):87-88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成六方环、构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强度最高、最薄的材料(Geim&Novoselov,2007)。自从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以来,石墨烯成为炭科学的热点问题。因为优异的电学、力学性能,石墨烯有可能成为高性能纳米  相似文献   
64.
瓷绝缘子是由粘土、长石、氧化铝等近二十种矿物混合,经复杂的工艺烧结而成的无机硅铝酸盐材料,具有耐高压、抗腐蚀和强度高等优点,是输变电线路上的重要元件。瓷绝缘子挂网运行之前必须严格经过国际电工委的20项性能检测如拉伸负荷试验、工频火花试验、打击负荷试验等。其中力学性能是瓷绝缘子重要的指标,与  相似文献   
65.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of a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andy and gravely soils within the Cordillera Blanca, Peru. The soil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origin (glacial, fluvial, or debris flow).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forty three soil samples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soils according to the scheme of the Unified Soil Classification System (USCS). These distributions have then been used to estimate shear strength and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the soils. There are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ils which reflect their divergent origins. The glacial soils normally fit within one of two distinctiv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fines (Group A, 7%-21.5%; Group B, 21%-65%). The estimation of shear strength at constant volume friction angle and peak shear strength of the glacial sediments with low content of fines was made using published data relating to the measured shear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with similar origins an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s. The estimated values were supported by measurements of the angle of repose taken from fourteen samples from two moraines and by shear tests on samples from one locality. The results of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werealso used to estimate the averag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using the empirical Hazen formula which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field infiltration tests at two localities.  相似文献   
66.
为了更进一步研究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中界面的动态接触特性,在DYS-200-1-05电动振动系统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悬吊环式试验装置系统.该装置系统具有如下功能特点:(1)可以分析加载频率、加载速率对土与结构接触特性的影响界面;(2)法向为常应力控制,切向可实现不同频率加载;(3)考虑了剪切外力作用过程中土体的剪切变形特性,故可以研究试验过程中土-结构系统破坏与土体自身变形破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装置系统的性能可靠,为后面系统研究土-结构界面动态接触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梁柱节点是钢框架的关键连接部分,其连接性能直接影响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行为。采用有限元法对刚性梁柱全焊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受力条件下全焊节点的力学行为,揭示不同弯矩作用时刚性梁沿长度方向的Mises应力变化特性,并对比分析有无水平加劲肋对全焊节点位移和Mises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有水平加劲肋的全焊节点总位移明显小于无水平加劲肋的,弯矩为65kN·m时,有水平加劲肋与无水平加劲肋全焊节点位移差值出现突变,且有水平加劲肋时,全焊节点转角随着所施弯矩的增大近似呈指数变化;无论有无水平加劲肋,Mises应力值从悬臂梁自由边缘到梁柱连接节点逐渐增大,梁与柱连接节点的Mises应力值较大,柱腹板节点域的Mises应力值最大。对比发现,有水平加劲肋时,悬臂梁及柱腹板节点域的Mises应力明显小于无水平加劲肋时的。由此可见,水平加劲肋可有效提高刚性梁柱全焊节点的承载能力,并有效防止节点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68.
对铅芯橡胶支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竖向荷载对支座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支座的极限位移逐渐减小,支座易发生整体失稳;支座的屈服后刚度和水平等效刚度随竖向荷载的增大而降低,支座的等效阻尼比随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双向压剪作用下,竖向荷载对支座力学性能的影响幅度更大。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应重视竖向荷载对支座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保证支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9.
《岩土力学》2017,(1):174-179
为了研究慈竹土工格栅在四川巴中-南充高速公路填筑路堤加固应用中的可行性,通过新鲜慈竹的顺纹抗拉和弯曲试验统计分析了慈竹土工格栅的力学性能,将其与传统土工格栅的力学性能相比表明:慈竹土工格栅能满足规范对传统土工格栅的要求,可用于填筑路堤加固。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选取龄期2 a以上的慈竹作为该公路路堤的辅助加筋材料。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对慈竹加筋土的界面特性进行研究,确定了竹青和竹黄朝向间隔布置的竹片格栅相对较优,对应的界面摩擦系数能达到0.32:拉拔试验获得竹片与土的界面似摩擦系数能达到0.35。提供的慈竹土工格栅的编织工艺以及加筋填筑路堤的施工工艺能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70.
《岩土力学》2017,(8):2297-2305
无法直观认识和还原岩石内部结构一直是阻碍岩石力学试验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天然砂岩为研究对象,运用CT扫描和2种不同的3D打印工艺重构了与天然砂岩试样结构相接近的3D打印试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对天然砂岩及3D打印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对比了两者的强度和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同3D打印工艺制作的试样均能够高度还原天然砂岩试样的内部复杂结构。其中,采用3DP打印工艺制作的试样具有与天然砂岩试样更接近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的离散性也相对较小。其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岩石力学研究中材料的替换、室内试验的开展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印证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