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陈力恺  孔纲强  刘汉龙  金辉 《岩土力学》2013,34(Z2):428-432
桩承式加筋路堤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对其承载变形机制还缺乏深刻认识。结合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接线段软基加固工程,基于数值方法对现浇X形桩桩承式加筋路堤中桩土沉降、桩土应力、桩身轴力及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土拱效应影响,路堤填筑荷载主要由桩体承担,桩及桩间土土压力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均逐渐增大,在软基固结过程中,桩顶土压力继续增大而桩间土土压力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各自的稳定值;路堤填筑过程中桩身轴力增长较快,现浇X形桩桩身上部较大部分区段存在负摩阻力,桩身中性点位置经历了先逐渐上移、而后向下移动,最终趋于稳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42.
土质场地重力式挡土墙地震土压力振动台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震区路基挡土墙震害表明,地震动荷载作用下重力式挡墙的位移、破坏与基础场地形式有关,除岩质场地和土质场地挡墙所共有的外倾形式,土质地基挡土墙还表现有整体推移及下部向外推移的倾转变形等复杂模式,因此地震土压力大小及分布也将受到这种复杂土-结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碎石土及风化花岗岩填料的土质场地重力式挡土墙大型振动台模型实验,对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变形模式开展了对比研究,发现在强震作用下,土质地基挡墙因基础约束较弱而产生位移,并伴随明显的墙—土分离现象,致使实测地震土压力较之抗震设计规范计算值偏小(0.4g峰值加速度下约小6%~15%),但作用点高度变化不大。由实验结果与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值的安全系数对比,认为对土质场地挡墙的地震土压力计算,按现行国内抗震设计规范基本能满足实际工程抗震设计需要;对于地震区挡墙设计,在允许挡墙发生少量容许位移的前提下可采用内摩擦角较大、自稳能力更好的墙背填料以减少地震土压力。  相似文献   
43.
锚杆挡土墙可靠度分析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仁华  陈昌富 《岩土力学》2012,33(5):1389-1394
提出了锚杆挡墙中肋柱锚杆体系的串-并联模型。将肋柱视为连续梁,锚杆视为弹性支座,引入锚杆与锚固段周围岩土体的复合刚度系数,用位移法导出了各根锚杆所受荷载的统一计算公式。考虑各功能函数之间的相关性,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提出了单根锚杆3种破坏模式的串联系统与多根锚杆并联系统的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对一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单根锚杆的3种失效模式并非相互独立,每种失效模式对锚杆可靠度的影响也不一样,而3根锚杆并联系统的失效概率近似等于在其他锚杆均未破坏的条件下每根锚杆单独失效概率之和。  相似文献   
44.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具有耐腐蚀、耐水、耐高温、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质量轻等优点,将其用作加筋材料不仅能显著提高加筋地基的加筋效果,还能有效解决传统加筋材料的耐久性问题。分别对纯砂和5种水平加筋方式进行了加筋地基模型试验,测试了各级荷载下的地基沉降、FRP的应变及土压力数值,并初步探讨了FRP加筋的作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加筋能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特别是双层水平加筋方式的加筋效果更加明显,而锚固件的设置对加筋效果的影响并不大,水平FRP筋材主要起到了土压力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45.
群桩中各基桩之间的加筋与遮帘效应和桩端土体变形是群桩沉降计算中的关键部分,极大地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然而,目前相关的研究仍显不足。采用剪切位移法原理分析了各基桩之间的加筋与遮帘效应,通过荷载传递法原理推导出层状地基土中各基桩桩底、顶之间的沉降与轴力关系式;基于虚土桩模型,探讨了虚土桩长度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定量计算公式,得到了层状地基土中各虚土桩顶、底之间的沉降与轴力关系式;利用基桩与虚土桩的边界条件和平衡关系确定柔度系数矩阵,进而根据不同的承台形式求得群桩沉降。工程案例计算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研究结果对群桩沉降计算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补充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6.
绿色加筋格宾挡墙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宇亮  杨果林  李昀  黄向京 《岩土力学》2010,31(10):3113-3119
为研究绿色加筋格宾挡墙的工程特性,分析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包括加筋土体垂直土压力、墙背侧向土压力、拉筋受力变形和面墙变形等内容的测试。在挡墙顶面施加6个荷载水平的加、卸循环荷载,研究了加筋土体中垂直土压力和墙背侧向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拉筋应变沿筋长的分布情况、绿色加筋格宾挡墙潜在破裂面以及面墙变形规律等。试验结果表明:挡墙垂直土压力沿筋材方向大致呈均匀分布,墙背侧向土压力沿墙高呈曲线分布,其值小于理论值;第3层筋材应变沿筋长方向呈单峰值分布,第5层呈双峰值分布;与0.3H法和朗肯法相比,试验得到的挡墙潜在破裂面更加靠后;面墙的变形在加、卸循环荷载作用下呈现出弹塑性,最大侧向变形发生在第5层。  相似文献   
47.
加筋膨胀土不同布筋型式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万涛  雷胜友 《岩土力学》2010,31(4):1147-1150
基于三轴试验方法,对不同布筋方式的加筋膨胀土试样的强度特性和变形过程进行研究。室内三轴试验表明,非均匀加筋型式较适合低围压、变形小的加筋土体工程;高围压、大变形的加筋土体工程采用均匀布筋型式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试样变形过程表明,加筋试样随着轴压的增加,将会形成多鼓状变形,并且中间土体最终变形将超过端部土体变形;该变形过程可较好地解释加筋挡土墙随着时间和外部荷载的作用出现中间部分突出的现象。试验结果对加筋土体施工将会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对于滑面较深、推力较大的滑坡,抗滑刚架桩上设置挡墙会显著地减小抗滑刚架桩长径比,故抗滑刚架桩挡墙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滑坡治理工程中。在文克尔弹性地基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推导了抗滑刚架桩挡墙的计算公式。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已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还明确了抗滑刚架桩挡墙的适用条件。通过与抗滑刚架桩的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比如在相同的条件下,抗滑刚架桩挡墙的位移约是抗滑刚架桩的55%。  相似文献   
49.
刘泽  黄向京  杨果林 《岩土力学》2011,32(11):3295-3300
为研究双绞合六边形钢丝网加筋土挡墙的受力、变形特性,对潭衡(湘潭-衡阳)西线高速公路K124+340断面组合式面板双绞合六边形钢丝网加筋土挡墙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了竖向土压力、水平土压力、筋材拉应变分布规律和格宾箱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筋材长度方向上,竖向土压力在挡墙下部呈双峰型分布,而在上部呈单峰形分布;墙背水平土压力沿墙高呈非线性分布,最大值发生在墙高约1.5 m处,实测水平土压力小于主动压力;筋材应变在筋长方向上呈非线性分布,各层筋材的应变分布模式不相同;筋材的变形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格宾箱的变形呈鼓胀式  相似文献   
50.
文中介绍了日本阪神地震、美国北里奇地震、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震、中美洲萨尔瓦多地震、台湾集-集地震以及我国四川的汶川地震中一些加筋挡土墙加筋边坡的震后调查。结果表明,看似柔弱的土工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也介绍了用EPS(聚苯乙烯板块)作为填料的优异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