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287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1949—2019年中国乡村振兴主题演化过程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目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重要途径。论文系统回顾了乡村发展的历程,将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发展分为:人民公社为主体的城乡二元结构阶段、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城市反哺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阶段4个发展时段。从时间序列深入刻画了乡村振兴的主体分化、产业演变、环境整治、文化重构、乡村治理5个振兴主题及乡村规划的演化过程与研究趋势。最后,着眼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与研究热点,从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提质增效研究、乡村“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研究、乡村跨区域协作与联动研究5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未来研究趋势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2.
针对地理信息多层次、多尺度快速显示需求,依托地理信息多尺度处理数据成果,设计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库模型及高效的多尺度地理信息访问引擎,提出双向两级预加载缓存技术,并研究要素按等级、重要性、地理分布特征等分类显示技术,实现在多尺度变换过程中按照合理的载负量自动进行必要要素显示,保证地图要素在显示过程中的完整性、连续性和流畅性。  相似文献   
503.
地理信息系统白20世纪60年代发展以来,已在世界范同内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自80年代起步,在80年代中后期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经历二十几年的发展,在2000年前后进入发展快车道.当前我国大陆地区开展GIS教育的高校已经从最初的几所高校扩展到百余所.尽管大陆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本科阶段教育已基本普及,但各地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发展并不平衡,尤其是硕士、博士学位点分布集中有限几个省市区中.因此,针对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发展局面,对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考虑在此情形下我国大陆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明确影响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更好地指导各省市区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504.
运用Xen虚拟技术,提出了新的内核完整性的保护方法。新方法在Xen内核中增加引用监控模块,同时对内核整体做校验,并保存该校验值。当内核启动时,会对内核重新做校验值,看该值是否与存储的校验值匹配;当内核运行时,对某些资源的修改必须经过引用监控模块的验证。两者相结合,从而达到阻止恶意代码修改内核的目的。与传统的防御恶意代码的方法相比,传统方法只能检测出内核完整性已被破坏,不能阻止恶意代码对内核的修改。  相似文献   
505.
1921-2021,一百年来,华夏大地天翻地覆,蒸蒸日上. 这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一大批革命烈士视死如归、一大批英雄人物顽强奋斗、一大批先进模范忘我奉献,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  相似文献   
506.
加强国外军事地质发展历史研究,充分吸取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经验教训,对做好我国军事地质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加速军事地质技术发展,提升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地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和头号军事强国,军事地质调查能力世界领先,目前已经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其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值得研究借鉴。通过对美国军事地质发展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军事地质孕育兴起、成长壮大、高速发展3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美国军事地质经验借鉴、军民融合、任务目标、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和成果保密6个方面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我国军事地质工作实际,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5点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507.
为研究温度和湿度对生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自主研发了温、湿控制生土三轴试验装置。基于常规三轴压力室,借助电涡流非接触位移传感器搭建高精度变形测试系统,实现环境变化下生土应变的连续性捕捉。针对法国里昂地区生土材料,开展不同湿度、围压和温度作用下生土三轴循环加载-卸载试验,实测生土在不同工况下的三轴剪切破坏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及体积变化,通过分析滞回曲线,研究弹性模量和残余应变随应力水平的演化特征;同时进行了变湿度条件下生土气态水迁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稳定控制生土环境变化条件,模拟再现生土单元体实际服役工况,精确测量试验过程中生土力学指标及湿度、温度与压力等环境指标,初步检验了装置性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相关成果可为荷载-湿-热耦合作用下非饱和生土变形机制的研究与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08.
徐浩淳  金爱兵  赵怡晴  陈哲 《岩土力学》2022,43(Z2):588-597
基于颗粒流程序(particle flow code,PFC),对不同接触角(2a = 6º~30º)条件下25~1 000 ℃砂岩进行巴西劈裂模拟试验,研究其应力分布和破裂模式,并将巴西劈裂与直接拉伸进行对比。研究表明:(1)巴西劈裂中,面接触加载可以降低端部效应,加载过程中首先在圆盘中部产生拉裂纹,随着荷载的升高,拉裂纹汇集、扩展、贯通。(2)平板点接触巴西劈裂测得的抗拉强度小于直接拉伸强度,其抗拉强度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k随温度T的升高线性减小,满足k = −3.303×10−4T+1.468。随着接触角的增大,不同温度处理后巴西圆盘的抗拉强度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3)在2a≥18º时,巴西圆盘可以保证中心起裂;2a = 18º~24º时,圆盘在不同温度下破裂模式稳定;在接触角过大(2a = 30º)时,圆盘在较低温度(≤600 ℃)下会形成倾斜裂纹。(4)结合修正系数和破裂模式分析,推荐接触角为18º~24º时,修正系数在0.802 6~ 0.856 0之间,可以保证所有温度试样中心起裂且破裂模式稳定。  相似文献   
509.
双向加载煤岩变形与声发射特性颗粒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煤岩双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和损伤特性,通过煤岩的单轴试验测得其力学参数,然后利用颗粒流和fish程序结合试验结果获得煤岩细观力学参数,进行了煤岩双向加载下的强度、变形和损伤声发射特征的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双向加载煤岩变形破坏过程中,中间主应力对屈服阶段影响最显著,而对峰后软化阶段基本没有影响,这与三向加载下围压对峰后软化阶段的影响不同,从而表明双向加载条件下煤岩峰后基本不存在脆性-延性转化的特征。双向加载下煤岩的体变经历线性体缩、非线性扩容和线性扩容阶段,中间主应力对非线性扩容阶段影响显著,而对其他两个阶段基本没有影响。煤岩损伤破坏过程中,在弹性阶段声发射呈线性增加趋势但增速较小,屈服阶段声发射进入非线性快速增加阶段,在峰值附近增速最快,峰后初期达到最大强度,随后声发射强度急剧减小。声发射最大强度有一定的滞后效应,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大,最大声发射强度的滞后效应相对减弱,且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大,声发射最大强度持续时间段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510.
非饱和黄土的强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大是降低的。本文对青海某场地的黄土进行了三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对土体的强度影响显著,但加载速率对土体静强度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