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774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51.
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地质学报》2010,84(8):1095-1104
藏北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果干加年山北坡首次发现了较丰富的珊瑚化石。珊瑚主要属种有8属10种及未定种:Distichophyllia norica(Frech),Gablonzeria irregularis DengZhang,Margarophyllia stylophylloides(Vinassa deRegny),M.zogangensisDengZhang,Margarophyllia? sp.,Montlivaltia tenuise DengZhang,Pamiroserisrectilamellosa(Winkler),Paradistichophyllum verticalis DengZhang,Paradistichophyllum?sp.,StylophyllopsismosjvariFrech等。产出这些珊瑚化石的灰岩地层原来被认为是混杂在晚三叠世望湖岭组碎屑岩中的古生代灰岩断块,而新发现的珊瑚指示地层时代并非是古生代,而是晚三叠世。这说明果干加年山地区不存在上三叠统碎屑岩和古生界灰岩混杂的现象。果干加年山地区的晚三叠世沉积不仅包含有望湖岭组的碎屑岩,还包含有夹在碎屑岩之间的浅海相灰岩。本次研究和前人的资料表明羌塘中央隆起带在晚三叠世并非是隆起剥蚀区,而是海洋沉积区。因而,以往建立在中央隆起带为隆起剥蚀区认识基础上的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沉积古地理环境和"一隆两坳"的大地构造格局认识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252.
中扬子西部下志留统灰岩、生物礁的分布与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崇余运动"形成的NE向分布的古隆起相关,沿着鄂西利川-重庆石柱-南川一线,在早志留世小河坝期发育大型水下古隆起,小河坝中期(相当turriculatus带底部)发生区域性海侵,有利于钙质沉积,在鄂西宣恩高罗等古隆起的边缘发育生物礁。高罗生物礁是在陆棚相泥质条带灰岩礁基之上发育的一套以珊瑚和层孔虫为造架生物的生物礁,主要出露礁核的背风面沉积,造架生物间充填含大量藻类的泥岩,指示较深水、宁静的沉积环境。中扬子地区下志留统生物礁是除小河坝砂岩体之外重要的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253.
两广云开隆起区存在中—古元古代基底的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颗粒锆石U-Pb年龄测定显示,粤西罗定盆地南缘地区残斑岩脉和花岗斑岩脉的源区物质较复杂,包含1713Ma、1737Ma、2165Ma、和2494Ma 的物质。这些同位素年龄数据是云开隆起区存在中-古元古代基底的一个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254.
聂童春  陈斯盾 《福建地质》2001,20(4):163-170
福建德化汤头-大铭火山基底断隆带位于周宁-华安火山基底断隆带的中部,以印支期的隆起-伸展构造和燕山期的地垒构造活动表现较为明显。该带构造形成及演化机制可较好诠释周宁-华安火山基底断隆带演化趋势,进一步探讨了该区域多种矿产形成及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255.
西羌塘第三纪钠质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羌塘地区火山岩在时、空及地球化学性质上存在规律性变化:即从第三纪早期的富钠熔岩(始新世) 向中期的中性钾质熔岩(晚中新世)到最晚期的酸性次火山岩(上新世以后), 同时有Sr, Pb同位素的递增和Nd同位素递减的趋势. 富钠质基性火山岩出现的重要性表示了高原隆起前岩石圈的深部变化和源区的差异, 反映了岩石圈深部地质过程的不同特征. 隆起前的富钠熔岩为陆下软流圈原始地幔部分熔融, 可能与板内地幔柱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56.
青藏高原隆起与黄河地文期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隆起与黄河发育历史有密切关系,黄河地文期既反映黄河发育的各个阶段,也与青藏高原隆起的阶段性相对应。根据最近对黄河阶地及地文期的研究,将黄河发育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1)黄河雏形期,时代为上新世,黄河至少已达到河套地区;2)河湖并存期,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黄河已达到共和盆地,沿黄河及大的支流出现若干湖泊;3)大黄河期,晚更新世至今,沿黄河的湖泊消失,现今黄河的基本面貌形成。  相似文献   
257.
右江三叠纪弧后盆地沉积特征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早二叠世后由干软防海槽褶皱成山及金沙江—哀牢山俯冲消减带的形成,使右江地区东部软防褶皱带前缘形成前陆盆地,广大西部滇黔桂地区形成弧后边缘海盆地.弧后盆地经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扩张裂陷,有较强火山活动,以基性熔岩流及安山质火山碎悄流沉积,具有初始洋壳化性质;中三叠世强烈蚴陷,以陆源碎屑浊流沉积为主,中三叠世末广大地区回返褶皱成山,盆地向西推移,晚三叠世形成狭窄的北东向萎缩坳陷盆地,卡尼期末充填隆起,盆地关闭。右江弧后盆地的关闭经历了突变式回返褶皱和渐变隆起上升两种不同的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258.
准噶尔盆地油气地质条件、有利区带及勘探方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重磁力和地壳厚度等资料,论述了准噶尔古陆片的存在及其边界,并认为其上有古生代的陆表海沉积。依据山前凹陷的存在及沉积特征,认为盆地形成于中石炭—早二叠世,并讨论了盆地的初始边界,把盆地形成后的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4个:坳陷和隆起的发育具有继承性特征;构造的样式和性质,边缘以推覆构造为主,中部以披覆构造为主;拟定了构造分区原则,对盆地进行了构造分区。生油层主要是上二叠统,其次是下二叠统、上三叠统和下中侏罗统。结合热演化史,建立了油源丰度指数指标,坳陷特别是南缘多期叠合的深坳陷,是油源丰度最高区。储集层是多套的,上二叠统一侏罗系是最主要的复式含油组合。结合构造发展,分析了油气运移方向,指出了最有利的含油气区带有4个:克乌断阶带—玛湖背斜区,中拐凸起—红车断阶带,白家海凸起,莫索湾背斜带—石南凸起。在勘探方向上,仍应加强区域勘探,立足大坳陷寻找大油田,选区首先考虑油气聚集条件,其次才是目的层深度和钻探条件等。  相似文献   
259.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断裂系统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60.
隆起与拗陷地区地温场的特点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研究地表热流和5公里深度内区域地温场时,考虑构造形态对地温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通过对几组不同导热系数比值和盖层厚度模型的数学模拟,讨论了隆起和拗陷地区地温场的特点,以及岩石导热性变化对地温场影响的程度,为研究一些特殊构造部位局部热异常带形成的原因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