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61.
近20a来黑河中游张掖盆地地下水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杨玲媛  王根绪 《冰川冻土》2005,27(2):290-296
在研究黑河中游张掖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对区内地下水进行动态分区的基础上, 总结了区内1981-2001年地下水水位、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1)盆地内部沿冲洪积扇自上而下的 4 个区域内由于赋存条件的差异, 地下水多年动态类型分异显著. 其中, 冲洪积扇中上部 20 世纪 80 年代的10 a内地下水储量累积减少56.47×106m3, 90年代地下水储量累积减少150.83×106m3; 冲洪积扇下部80年代储量减少11.80×106m3, 90年代减少77.50×106m3; 细土平原 20 a 内储量累积减少0.56×106m3; 临高河谷平原近20 a内储量增加了 1.78×106m3; 进入 90 年代后, 各区域变化幅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2)各区域内地下水年内动态类型复杂, 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 在进入 90 年代后年内动态变化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162.
李晓东  宋开山 《遥感学报》2021,25(6):1338-1350
为了实现更大尺度上的陆表生态变化检测,一种基于综合生态指数的动态变化检测方法用于不同时期卫星影像变化信息的提取。本文以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地表植被覆盖类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2006年和2018年作为变化检测研究的标准年,陆地资源卫星影像数据作为实验数据源。动态变化的主要检测内容划分为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最大差值算法计算影像数据的年内最大变化差异,同时动态比率算法计算年际动态变化。方法的实现过程如下,选择3个主要生态指数(水体指数、植被指数和土壤指数)用于计算年内最大差异和年际动态比率。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年内最大差异和年际动态比率的第一主成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年内变化的显著性生态评价和年际变化方向、变换类型的分析与评价以及方法精度的验证。最终结果表明:(1)动态比率算法用于研究区年际变化检测,具有更高的变化检测精度,总体精度为93.80%,Kappa系数为0.876。(2)年内生态指数变化的最大差值用于定量衡量研究区年内变化检测。其中,第一主成分保留了83.04%的变化信息。同时,植被和水体对研究区的陆表生态变化有正方向的贡献。土壤裸露程度对陆表生态变化有负方向贡献。动态比率变化检测方法不需要设定适合的、动态的变化阈值,更便于大范围高效更新土地覆被类型。  相似文献   
163.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主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可用水源。选取新疆石河子垦区为研究区,收集相关的水文、气象和地下水监测资料,并进行整理计算、分析垦区浅层地下水年际及年内间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4.
科学诊断资源型城市空间冲突等级,厘清空间冲突变化与土地利用间的复杂关系,对城市转型发展、区域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山东省新泰市资源型城市特征,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土地利用为视角,从空间压力、空间暴露性和空间风险响应维度构建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讨了空间冲突的变化与土地利用调整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9—2020年,新泰市空间冲突指数保持稳定,变化量仅为0.0018,且不同冲突等级的变化趋势不同;空间冲突格局呈圈层分布,由中心向四周等级逐渐减弱。(2)2009—2020年,新泰市平均土地利用动态度为23.14%,空间布局差异性显著,土地利用特征以耕地林化、土地整治、建设用地及生态用地扩张为主。(3)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土地利用动态度与空间冲突指数变化呈显著相关(P<0.01,R^(2)=0.8517),平均系数值为0.1381,且以正相关为主,表明新泰市土地利用调整对空间冲突的抑制产生了积极影响。研究可为区域土地合理利用、空间冲突治理及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5.
The circum-lake zone of the Qinghai Lak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regions of desertific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RS)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echniques, the four set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acquired in 1976, 1987, 1995, and 2006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thematic information extraction in 14,300 km2 of land in the circum-lake zone using the Earth Resource Data Analysis System (ERDAS) imag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unction. In the meantime the off-site interpretation and filed check-correc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recon- struct the temporal-spatial dynamic changes and differentiation patterns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the circum-lake zone in the past 30 years, and based on this, t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the next 20 years was predict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in the past 30 years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the region experienced a continuous fluctuation between rapid- and slow-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time, while in space it exhibited a few small patchy distributions or sporadic distributions in many plac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four large sand-dominated distributions stood out and evolved into a circum-lake belt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with a lakeside dike as the connecting line. Due to 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s, human activities and artificial rehabilitation, land desertification area in the region in the next 20 years will exhibit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first 15 years and then increase at a slower rate, and afterward occur in a reverse, decreasing trend.  相似文献   
166.
正为切实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变化情况,进入6月份以来,汝州市地矿局在汛前排查的基础上,组织技术人员联合乡镇政府,集中利用20天时间,对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拉网式实地核查和再排查,全面准确掌握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基本信息和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汝州市将村庄、学校、集市、旅游区等人口密集区,以及公路、铁路交通干线沿线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域的  相似文献   
167.
江西省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生态质量气象评价规范(试行)》标准,以2008—2013年遥感晴空数据及相关气象、统计、调查等资料为数据源,对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气象评价,并对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3年,江西省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且生态质量逐年略有提升。其中,1)江西省植被覆盖度整体较高,并呈小幅上升趋势;2)湿润指数亦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并且江西省降水随季节分布不均,春季湿润指数值平均最大;3)水体密度指数及土地退化指数较稳定,但存在季节变化;4)灾害指数随年度受灾程度不同有较大起伏,夏季是江西省遭受气象灾害较为频繁的季度。  相似文献   
168.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利用土地所进行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在我国,土地是稀缺资源,尤其是耕地。土地管理工作,是国家掌握土地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在确实保护耕地,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会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9.
利用2000/2009年Landsat ETM/TM数据解译提取了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资源数据,建立了基于GIS的Markov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了滨海湿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与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资源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天然湿地显著减少,以滩涂和沼泽减少为主,而人工湿地明显增加,大量的滨海天然湿地被开发为坑塘水库、养殖场、盐田以及建设用地;到2020年,天然湿地资源将急剧减少,滩涂将减少13.1%,沼泽将减少14.5%。摘要:利用2000/2009年LandsatETM/TM数据解译提取了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资源数据,建立了基于GIS的Markov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了滨海湿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与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资源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天然湿地显著减少,以滩涂和沼泽减少为主,而人工湿地明显增加,大量的滨海天然湿地被开发为坑塘水库、养殖场、盐田以及建设用地;到2020年,天然湿地资源将急剧减少,滩涂将减少13.1%,沼泽将减少14.5%。  相似文献   
170.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热点表现在城市气候状况的逐年变化,针对气候变化国内、外气候学家做出了众多研究成果。这里研究的重点在利用遥感技术对客观数据大面积、高时效、全面真实地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来动态地研究城市植被覆盖度变化与城区地表热量分布的关系,通过对1992年、2006年的Landsat5TM遥感数据的分析,估算植被的覆盖度并对城区地表温度进行反演,从而客观得出植被覆盖度与城区地表热量分布图,揭示出植被覆盖度与城市地袁热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植被覆盖度与城市地表热量分布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具体表现为植被覆盖度越低的地区,城市热量值比植被覆盖度越高的地区城市热量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