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30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重力场动态变化与汶川MS8.0地震孕育过程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国大陆1998~2007年(复测周期2~3年)流动重力观测数据,结合GPS、水准观测成果和区域地质构造动力环境,分析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演化特征和孕震机理.结果表明:区域重力场动态演化大体反映了青藏高原物质东流的动态效应和汶川大震孕育的中长期(2~10年)信息;汶川大震孕育的显著重力标志为震中西南持续多年的正重力变化(上升)和出现较大规模的重力变化梯级带,前者有利于地震能量的不断积累,后者有利于地震剪切破裂的发生;与地震孕育相关重力场变化总体呈增大-加速增大-减速增大-发震的过程;8年累积重力变化幅差最大约200×10-8m·s-2;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地震孕育发生和震后恢复调整,对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和汶川大震的孕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松潘-甘孜块体一般呈现负重力变化,可能反映深部壳幔局部上隆、壳内温度较高而膨胀,有利于逆冲或推覆体运动的形成和大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2.
基于遥感和GIS的塔里木河下游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塔里木河下游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变化的典型区域.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荒漠化信息获取与分析的工具,利用2个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对塔里木河下游10年土地荒漠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对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轻度荒漠化的土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总的荒漠化程度却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的大量开荒造田,以及对塔里木河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中下游天然植被大面积衰败和死亡,尤其是胡杨林面积锐减,致使荒漠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93.
华北地区块体及其边界的相对运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将华北地区各块体视为刚体.它们分别是阴山一燕山、鄂尔多斯、山西、太行、冀鲁和胶辽6个块体。将各断块上由GPS空间大地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点位速度进行平均作为块体总体平动运动速度.讨论了华北地区各块体间的相对运动。华北地区各块体间的相对运动总体量级不大.一般在4mm/a以内。阴山一燕山块体与其它块体间存在近东西向的走滑运动.与其它块体间的相对运动主要表现为边界间的张性和压性。GPS观测结果显示:华北地区各块体间的相对运动存在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4.
仙女山断裂北端地块微动态倾斜场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周坪定点形变台的资料,利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方法进行了不同频段(周期)的信号识别。结果显示:水管倾斜仪对蓄水效应有较好的响应,主要在数据的长趋势项(周期稍长的细节层)有反映;三峡库区附近的仙女山断裂带的活动发生了一些变化,说明蓄水使库区周围的倾斜场发生了微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5.
水温变化除引起水的多种物理性质的变化外, 还会引起水化学反应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以吉林中部平原地区为例, 对影响浅层地下水温因素的分析发现, 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温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降水量的减少以及地下水位的下降对浅层地下水温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起到削减作用. 通过对全区近200眼地下浅层观测井水温的多年变化分析, 发现在研究区气温近20 a来升高(约1.5 ℃)的影响下, 浅层地下水温从1978年的7 ℃左右上升到2001年的8.3 ℃, 在20余年间水温升高约1.3 ℃  相似文献   
196.
每年冰雪融水期(3~4月)和洪水期(7~8月),西台吉乃尔盐湖(以下简称西台湖)矿区湖水中各主要化学组分明显降低,其他月份则表现为明显的高值。湖水水化学组成的投影点在相图上主要集中在白钠镁矾、软钾镁矾及泻利盐共结点及其附近区域,但西台湖的析盐程度要高于苦水沟一带的新湖泊。冬季湖水的投影点明显较夏季更接近光卤石相区,并且已经达到了钾石盐析出阶段。不同时期矿区湖水化学成分对比分析表明湖水水化学组分的变化仍主要受地表径流季节变化的控制,但人为因素对其影响正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97.
毛凌云 《福建地质》2009,28(1):52-57
以福建省长汀县为研究对象,利用1995年、2005年的遥感图像,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用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的转移矩阵,据此分析了长汀县1995年-2005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过程。同时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2015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预测进行了分析,得出长汀县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8.
绿洲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具生态敏感性和独特性的景观类型,是维系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然而,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干旱区水资源及其绿洲生境正发生剧烈变化。基于2000—2020年MODIS、GRACE卫星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通过计算植被覆盖度,估算植被初级生产力(NPP)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系统分析了过去20 a塔里木河(简称塔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和绿洲的动态变化并完成了绿洲区生态安全评估。结果表明:(1)2002—2020年塔河流域陆地水储量以0.27 mm·月-1的速率减少,空间上塔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在北部和西部区域显著减少,而在南部区域显著增加。(2)2000—2020年塔河流域绿洲面积显著增加,面积增加6.49%(0.42×104km2)。塔河流域整体生态环境呈转好趋势,生态等级由较差级别转为中等级别,生态改善区占总流域面积的69%,而生态退化区面积不足5%。塔河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由2000年的0.13增至2020年的0.16,近20 a植被覆盖度增加36.79%...  相似文献   
199.
As the important reserve land resources for food production,saline-alkali land shoul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to ensure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food crisis. The western Songnen Plain is one of main distribution regions of saline-alkali land in China,with great potential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the extent,transformation,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change of saline-alkali land in the western Songnen Plain during 1954–2005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Saline-alkali land change was detected from a temporal series of topographic maps in 1954,satellite images of Landsat MSS in 1976,Landsat TM/ETM in 1988,2000 and 2005 through artificial visual interpret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expansion in saline-alkali land area and aggravation in salinization. The area of saline-alkali land had increased from 401.48×103 ha in 1954 to 1 097.45×103 ha in 2005. While the ratio of light,moderate and serious salinized land areas changed from 6.72︰2.92︰1.00 to 1.25︰1.06︰1.00 in the study period. Grassland,cropland,swampland and water body were the major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types from which saline-alkali land transformed. And the secondary salinization occured mainly in Da′an City,Tongyu County,Changling County,Daqing City,Dorbod 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and Zhaoyuan County. Finally,seven large ecoregions and 14 corresponding sub-ecoregions were delineated out based on spatio-temopr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aline-alkali land and geo-relational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measures of amelioration and ways of development of saline-alkali land in the western Songnen Plain we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200.
韦惠兰  郭达 《中国沙漠》2015,35(5):1413-1420
玛曲高寒草甸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黄河流域的水安全,因此精确、全面地认识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及地面实测数据,分别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时空格局分析两方面,考察了2004-2013年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呈缓慢下降态势,下降速度约为6×107元·a-1。(2)导致其变动的驱动因子排序为:年降水量>年均牧畜存栏量>农村人口数量>人均居住面积>年均气温>重工业产值>有无自然灾害>工业产值>乡道投资>环境治理投资>牧民定居投资,即自然因素基础上的人文因素使得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不断降低。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准确认识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