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2篇
  免费   1713篇
  国内免费   2044篇
测绘学   2180篇
大气科学   1173篇
地球物理   2294篇
地质学   4179篇
海洋学   1318篇
天文学   184篇
综合类   1008篇
自然地理   1683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439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473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507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622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606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456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15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质地松软地带桩基被作为大型建筑物的持力基础,桩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尤其是对高层建筑的桩基质量已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对桩基质量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使用ES-1225型浅层地震仪对桩基进行无损动态检测的实践,对该方法原理以及如何判别桩基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2.
于1990年3月-1992年6月对中国南海大鹏湾盐田附近海域的夜光藻种群动态及时空分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夜光藻种群的出现期间一般为每年的1-6月,最早是1991年的12月,娄量高峰期为3-5月,种群密度的波动极为显著;调查期间共发生8次赤潮,且都发生在3月初至5月初;大鹏湾夜光藻赤潮的发生特点是,赤潮的发生和消失突然,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3d。  相似文献   
43.
3种蚶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鳃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双壳纲翼形亚纲蚶科泥蚶、毛蚶、魁蚶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它们的染色体数目(2n)和总臂数(NF)都相同,但是染色体组型不同,泥蚶染色体组型2n=38,28m+10sm;毛蚶2n=38,14m+22sm+2st;魁蚶2n=38,12m+20sm+6st.亚端(st)着丝点类型染色体泥蚶没有,毛蚶有1对,魁蚶有3对。3种蚶染色体组型都是以中部(m)和亚中部(sm)着丝点染色体为主要类型;染色体长度由大到小都呈比较均匀地递减;最大染色体的绝对长度都不超过5μm,最小的都在2μm左右。臂间倒位可能在染色体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种蚶种间杂交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44.
泥蚶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泥蚶Tegillara granosa(Linnaeus,1758)在我国山东以南沿海均有分布,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在浙江南部,泥蚶作为底播养殖贝类与对虾混养,生长迅速,经济效益高,进一步增加了对泥蚶苗种的需求量。泥蚶养殖主要依据采捕野生苗养成,近十几年来,各地天然蚶苗资源急速下降,有的地区甚至绝产,严重地制约着泥蚶养殖事业的发展。几年来,在广大海水养殖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泥蚶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2],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对虾育苗设施,进行泥蚶工厂化育苗生产,提供泥蚶养殖所需的苗种,是当前必…  相似文献   
45.
莫桑双克非鲫卵壳膜形成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爱民 《海洋与湖沼》1994,25(4):385-389,T001
于1986年9-12月对取自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实验鱼网箱中的莫桑比克非鲫,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卵子发生中卵壳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卵母细胞的生长,在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之间先后出现3层结构,即Z1,Z2,Z3;初步确定:Z1可能由颗粒细胞分泌形成,Z2和Z3由卵母细胞分泌形成,最终Z1,Z2,Z3融为一体成为卵壳膜。对卵壳膜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特殊的生殖习性-衔卵孵化的关系的分析认为,衔卵孵化导致卵壳膜的  相似文献   
46.
海面变化趋势的动态预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47.
近二十年来,随着海洋环境科学的发展,河口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关于污水排放对河口内湾浮游植物生态的影响,近年Ketchum, B. H. (1967); McCormick, J.M. 等(1975); Rice, T. R. (1975); Jenkins, S. H. (1978); Thompson, G. B. 等(1981 ); Meyers, V. B. 等(1983)和Joint, I. R.(1984)都做过调查研究和评论。但迄今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 海河口是一个有污染源的生态环境特殊的感潮河口,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由于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历来是许多经济鱼虾类优良的天然产卵、索饵和肥育的场所,在渤海渔业上占有重要位置。但近十多年,由于入海径流量锐减和城市污水排海总量的增加1),其水质逐渐恶化,环境正由半咸水向海洋化方向演变,对河口渔业构成严重威胁。对此,我所曾于1978-1981年对渤海湾的污染状况及影响进行过多学科的综合调查,在渤海湾污染的浮游植物生态效应、海湾富营养化及其与赤潮的关系等方面,也做过初步研究(邹景忠等,1983; 1984; 1985 )。当时由于受调查范围和项目的限制,对河口有机污染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还很不够,所获得的一些资料尚不足以作出定量的科学论断。 本文着重探讨海河口区浮游植物的生态变化及其与有机污染的关系,旨在为综合分析和评价海河口区目前的生态质量及演变趋势,为河口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过度砍伐,引起大气CO2浓度大幅度增加,但同时由于"Suess"效应,大气δ13C值却在不断下降。研究大气δ13C值的变化历史,不仅有助于预测其今后的趋向,而且可以用来了解碳循环的自然变率和校正全球碳预算模型。由于直接的仪器测量从1978年才开始,因此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替代方法。利用树轮δ13C值重建古大气δ13C值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树轮δ13C值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从树轮δ13C值中得到的大气δ13C值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树木生长季(5—9月)温度和降水对树轮δ13C值序列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对树轮δ13C序列的趋势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树轮δ13C值近几十年来下降的趋势主要反映的是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引起的"Suess"效应。但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树轮δ13C值的边材效应可以改变这种结果,如新疆昭苏树轮δ13C值和年轮宽度分别在1969年和1967年突然升高以及青海祁连树轮δ13C值在1990年后上升。  相似文献   
49.
海峡对气流和海流的效应作用是明显的。由海峡效应作用使风力的增强和海况的恶性化,对海峡及邻近海区危害极大。但狭管效应又有得地调节了不同纬度和海区的气候和热状况。海峡效应作用与季节变化、盛行气流和天气系统不同季风天气过程的强度变化关系密切,与各海峡所处地理位置和走向有关等。  相似文献   
50.
《海洋地质前沿》1994,(8):23-23
莫斯科“农业资源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和沃罗湟日大学的专家们,在“黑海油气”公司基地首次进行了海面红外线热探测试验.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已知的、产生在天然气田之上的海面负热异常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