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2篇
  免费   688篇
  国内免费   688篇
测绘学   1995篇
大气科学   592篇
地球物理   1083篇
地质学   1652篇
海洋学   589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871篇
自然地理   82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434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库尔勒数字地震台台基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来  郑黎明 《内陆地震》2003,17(4):343-347
选取库尔勒地震台FBS—3数字地震仪不同时段的无震记录资料,运用傅里叶变换对其台基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并计算台基的平均噪声水平及仪器的实际动态范围。库尔勒地震台数字地震仪台基噪声主要来自随机干扰,噪声频段相对稳定,噪声幅度随时段有所变化。观测系统实际动态范围符合数字地震仪架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2.
风浪作用下太湖悬浮态颗粒物中磷的动态释放估算   总被引:68,自引:6,他引:68  
用振荡试验方法模拟了不同风速对太湖沉积物扰动产生的悬浮颗粒物(SPM)量, 研究了SPM中磷的物化形态转化和生物矿化衰减过程, 定量估算了动力扰动作用下, SPM中磷转化对太湖磷负荷贡献. 结果表明: SPM中以物化形态转化为可溶性活性磷(SRP)为主的释磷作用对太湖水体磷负荷的贡献为0.44 t/a, 因生物矿化作用为主的磷衰减对水体磷负荷的贡献量约425.8 t/a, 占太湖外源入湖总量的15.0%, 约为河道SRP入湖量的4.7~7.5倍, 因此是太湖内源动态释放量的最主要来源. 在风浪影响相同情况下, 易悬浮颗粒物中有机磷含量及其生物可转化性是决定湖体内源动态负荷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3.
天津地区井水位年变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 ,中国地震预报学者开始关注井水位的年变异常及其中短期预测意义问题 ,但井水位年变异常判别采用动态图像的定性对比方法 ,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针对这种现状 ,文中引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随机过程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盛骤等 ,1989) ,提出了“井水位动态年周期法”与“相对时段速率比较法” ,解决了井水位年变异常的定量识别方法 ,并应用到天津井网 2 1口井的观测数据 (1985年以来 )分析中 ,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 ,天津井网中有 7口井在首都圈邻区 4次中强 (MS≥ 5 .8)地震之前 ,表现出 17井次的井水位年变异常 ,且多在震前 1.5~6个月内出现 ,从而再次证明了井水位年变异常具有一定的中短期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34.
坝上地区位于北京北部、内蒙高原南部,为典型的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环境反映非常敏感,是研究环境变化最理想的地区。该区距京、津逾200km,又是京、津地区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区位十分重要。该区人少地多,土壤中很少施用化肥、农药,养分分析数据更趋于客观。历史上坝上地区主要是游牧区,仅有零星的农区分布。解放后该区土地利用有过几次大的变化。1949年时该区有耕地550万亩1),天然草场1300万亩,并且有达千亩、万亩大片的草场。20世纪60年代,围场县建设150万亩人工林区。  相似文献   
135.
1995年Dickens对55.5Ma前古新世末增温事件进行了研究,提出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全球环境变化重要因子的假说.认为古新世末增温事件溶解无机碳-2~-3‰的^13δC位移可以用水合物所含甲烷的释放与随后氧化成二氧化碳来解释.此后,地质历史演变中的天然气水合物演化研究蓬勃发展,本文总结古新世末增温事件、新元古代末期雪球事件、第四纪千年尺度事件等最新进展,为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演化研究提供基础.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动态演化过程数值模拟与特征分析,可望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变化与碳循环中作用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36.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2年 9月华北地区 (33 0°~ 42 0°N ,1 1 1 0°~1 2 5 0°E)共发生ML≥ 3 0地震 1 0次 (见表 1 ) ,3日 0 1时 52分太原ML5 0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与上月持平 ,参考 1 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 ,9月处于中等水平 ,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中等状态。震中主要分布在山西带和东部沿海及海域。表 1  2 0 0 2年 9月华北地区ML≥ 3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年月日时分秒 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 1 2 0 0 2 0 9 0 3T0 1 5 2 5 3 37 91…  相似文献   
137.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2003年4月华北地区(33.0°~42.0°N,111.0°~125.0°E)共发生M≥3.0地震11次(见表1),24日02时39分宁河M_L4.3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与上月相当,M_L≥4的地震频次增高。参考1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4月略偏高,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中等状态。  相似文献   
138.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IRISDMC)得到的最新资料我们统计出 ,2 0 0 3年 6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 5.0地震 85次 (见表 1 ) ,其中M 5~ 5 5地震 59次 ,M 5 6~ 6 0地震 1 8次 ,M 6 1~ 6 5地震 3次 ,M 6 6~ 7 0地震 4次 ,M 7 1~ 7 5地震 1次 ,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巴西西部 ,发震时间为 2 0日 0 6时 1 9分 (UTC) ,MW =7 1。本月发生的 85次M≥ 5 0的地震中有 57次发生在东半球 ,2 8次发生在西半球 ,本月东半球地震发生的频率是西半球的1倍…  相似文献   
139.
大同市区二十年地下水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建明 《地下水》2003,25(2):95-97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同市地下水开采与地下水降深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其它因素,然后将地下水开采和大气降水量这两个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与地下水动态进行复相关计算,求出相关方程,并进行不同开采量的地下水降深预测,最后根据这些地下水动态研究结果提出了解决大同市水问题几项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地下水动态研究非常必要且现实意义明显。通过动态变化可以了解地下水的补排及储水介质的变化情况,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可以预测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趋势,根据地下水动态变化特点可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的取水方案。可以说,地下水动态研究成果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中具有极大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0.
视点相关实时LoD地形模型动态构网算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论述了一种视点相关实时LoD地形模型动态构网算法。基于GRID数据,以直角三角形为基本单元,利用二叉树构建地形的层次结构,兼具GRID与不规则三角网(TIN)的优点;并且解决了模型带来的“裂缝”问题。视景体可见区域多分辨率地形生成时,通过地形面片自身复杂程度、地形面片与视点距离以及地形面片与视线间的方向关系三方面确定该面片的绘制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地形场景逼真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绘制速度,满足了实时交互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