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692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475篇
地球物理   735篇
地质学   999篇
海洋学   274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48年   2篇
  1934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冲击旋转钻进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冲击旋转钻进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碎岩方法,近年来随着施工领域的拓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简要阐述了冲击旋转钻进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一些冲击器新品种及其相关的钻进新工艺,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2.
地震荷载作用下温度和围压对冻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对重塑冻结兰州黄土的动三轴试验,较系统研究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冻土的动强度特性,并且定量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2℃、-5℃、-7℃)和围压(1MPa、3MPa、5MPa)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冻结黄土的动抗剪强度随围压的增大、温度的降低、振次的减少而增大;动粘聚力Cd随振次的减小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动内摩擦角吼随振次的增大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53.
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两种,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泥岩压榨水离心流,大气水下渗向心流,越流、越流蒸发泄水和滞流4种类型。地下水动力场的演化具有旋回性,每个旋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盆地沉降沉积时期的泥岩压榨水离心流阶段和盆地抬升剥蚀时期的大气水下渗向心流阶段。随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在平面上呈对称性:总体上大气水由凹陷边缘向凹陷中心渗入,凹陷内部各洼陷为压榨水形成的离心流区,凹陷边缘南部斜坡带和北部断阶带以及凹陷内部中央断裂带为越流泄水区。纵向上,局部水动力单元强度及演化规律与地层的埋藏深度有关。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水动力单元强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4.
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年变化特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O)和南极涛动(Antarctic Oscillation,简称AAO)分别用于描述北半球和南半球热带外气候变率的主要模态,它们分别是北半球和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之间气压变化的跷跷板结构.作者利用1958年1月~1999年12月的NCEP/NCAR全球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北极涛动指数IAO和南极涛动指数IAAO来研究AO和AAO的年变化特征以及AO和AAO与纬向平均的月平均各要素场的相关系数随纬度和月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5.
北极涛动对东亚夏季降水的预测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龚道溢 《气象》2003,29(6):3-6
分析了春季北极涛动(AO)指数的变化对梅雨—Changma——Baiu带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对观测的东亚10个站的降水长序列资料(1899—1999年),进行滤波处理,保留10年以下的年际时间尺度的变化,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近百年的5月北极涛动指数与10站夏季平均降水相关最高达—0.45,超过99%信度水平。当北极涛动偏强一个标准差时,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到日本南部一带,降水减少平均约8%左右。降水的这种变化与对流层东亚急流的变化密切相关:春季北极涛动强时,随后夏季急流位置通常偏北,雨带位置也北移,从而造成梅雨—Changma——Baiu带降水减少,反之亦然。较强的AO异常对降水的影响更明显,而较弱的AO与降水异常的对应关系并不显著。这对东亚夏季年际降水异常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56.
蔡作馨  程庆斌  杨鼎鸿  邓宁 《地震》2003,23(1):109-114
以探索水位与水化学单井综合观测新方法为目的,建立了改性动水位概念,即恒定小流量状态下的井孔动水位。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改性动水位与同一井孔对应的静水位之间相差一恒定水位落差。根据这一结果,可将观测得到的改性动水位值订正成相对应的静水位值。由此建立了以改性动水位和传统水化学为观测对象的“恒流式”单井综合观测方法,从而实现了静水位与传统水化学的单井综合观测。  相似文献   
57.
淮安市典型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淮安市典型的全新世沉积粉土和粘性土进行室内自振柱试验及粉土的动三轴液化试验,把粉土和粘性土的自振柱试验结果与Seed和Idriss建议的砂土及饱和粘土的剪切模量比G/Gmax-γ曲线和阻尼比λ-γ曲线的变化范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粉土的剪模量比要比饱和粘土的大,而比砂土的剪模量比要小,其阻尼比接近于砂土的阻尼比;粘性土的剪模量比要比一般饱和粘土的大,而与砂土的剪模量比相近,其阻尼比要比砂土的略低;粉土的抗液化强度与液化振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来表示,其振动孔隙水压力的发展规律可以用反正弦三角函数拟合;粘粒含量是影响淮安市全新世沉积粉土抗液化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8.
北极涛动指数及其年代际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NCEP/NCAR再分析月资料,根据北极涛动经向振荡的特征构建一个新的AO指数,使其能较好地表现AO的季节变化,并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指数进行检验。同时,用滑动平均方法对北极涛动的年代际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北极涛动在70年代中期存在位相突变,由负位相转为正位相,并解释了这种位相突变的气候意义。  相似文献   
59.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中热盐环流对大气强迫的响应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周天军 《气象学报》2003,61(2):164-179
大气环流与热盐环流 (THC)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挪威卑尔根气候模式 (BCM)的 3 0 0a积分结果 ,讨论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 (NAO)对海洋的强迫与热盐环流的年际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在NAO活动的正位相 ,伴随着中纬度西风带的加强 ,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热通量损失剧增 ,同时海表盐度出现正距平 ,二者的共同作用 ,令表层海水变沉、密度增大 ,海洋层结出现不稳定 ,导致深对流发生。在NAO活动达到最强劲状态之后 3个月 ,拉布拉多海对流也达到最深。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强度变化对拉布拉多海对流活动的响应 ,要滞后 3a左右。而在年际尺度上 ,大西洋的极向热输送变化和热盐环流的变化则基本是同步的。对流活动对大气存在明显的反馈作用。在对流活动深度达到最大之后 1~4个月 ,对流热释放令拉布拉多海表层气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0.
丽江大研镇震灾分布和地脉动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蒋乐群  李康龙 《地震研究》1997,20(1):125-131
丽江7.0级地震后,大研镇被毁建筑物的地理分布呈显4条条带,伤亡人员的地理分布和上述条带重合。91个短周期地脉动测点的观测资料表明,分布在上述条带内的大多数测点,其卓越周期大于0.3S;条带外的测点,其卓越周期一般在0.1S左右。作认为卓越周期和烈度异常之间良好的相关性,是因为地脉动卓越周期和地方震的频谱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