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贵刊1995年第5期中刊登了《借用小术条,巧解地形成因》一文,下面我想就此内容讲一下我的做法,作者运用直理方法和启发式教学,借用学生熟悉的材料进行实验理察,激发了学生兴趣;在表象形成的基础上又通过层层诱导,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揭示出事物差异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完成认识的飞跃,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22.
情趣气象女     
本刊讯通讯员吕权报道辽宁省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八五”扶贫攻坚计划,建立了扶贫基金和扶贫联系点。近几年来,该局职工慷慨解囊,每年为贫困大学生和贫困农户捐款8000元,并有效利用资金,增强“造血”机能,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贫困户尽快脱贫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3.
迅速判断学生的困惑点,搞清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释疑的前提。为此,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就要做到一听二问三判断。“听”是注意听取学生提出的疑难,“问”是对学生质疑中表述不清的地方,进行必须的诱导性询问:“判断”,即迅速判断学生所提问题的关键点,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4.
高中《地理》第五章在说明自然带的水平分布规律时,配有一幅插图,即“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这对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教材知识是有利的。但笔者发现,该图的设计存在不够严谨之处,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给教学带来一定的矛盾。觋对此提出质疑和修改意见,敬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25.
教师巧妙设疑展开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准确记忆地理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因此,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设疑是教师知识和艺术水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26.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传统的的教学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下大力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艺。我校老师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除了平时狠抓图像教学以外,还努力创造条件,制作各种课件,开展多项活动,教会学生借助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天气与气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黑板画、教学图片、幻灯片等直观教具,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仍有纸上谈兵、比较抽象的感觉。为了帮助学生真正弄懂、学活这方面的知识,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导视。  相似文献   
28.
从地理学科出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29.
地理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闼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有些教师在课堂复习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复习的提高作用.把复习课变作“划书活动”。结果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且使复习课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因此.本人认为复习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复习方法.精心设计,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力争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本人的做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