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69篇
  免费   2704篇
  国内免费   3959篇
测绘学   1291篇
大气科学   4570篇
地球物理   885篇
地质学   8866篇
海洋学   1416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2388篇
自然地理   1675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81篇
  2022年   613篇
  2021年   604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592篇
  2018年   378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450篇
  2015年   548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941篇
  2012年   1174篇
  2011年   1081篇
  2010年   1046篇
  2009年   1060篇
  2008年   980篇
  2007年   827篇
  2006年   803篇
  2005年   697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97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618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456篇
  1998年   466篇
  1997年   447篇
  1996年   449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50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两种随机地下水位动态预测模型在吉林西部的应用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忠平  卢文喜  龙玉桥  李平 《水文》2008,28(2):49-54
时间序列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两种常见的地下水资源模拟预测模型,为了对比二者的优缺点,本文对比分析了两者的建模过程及其模拟精度.选择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为研究区,该区地下水资源在过去10年问由于长期超采而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相比ANN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建模过程更为简单,计算效率更高."后验差"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但改进ANN具有更高的拟舍精度.同时,两种模型预报结果均显示研究区如继续按过去的开发模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还将持续下降,且下降速率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72.
长江中下游金属矿找矿前景与找矿方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文津 《中国地质》2008,35(5):771-802
本文论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点,提出今后深部找矿的主要对象是:找隐伏含矿岩体及有关的各类矿体,找岩体中的大型斑岩型矿床,找受岩体和五通砂岩联合控制的层状矿;讨论了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应用中要注意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强调应发挥包括重力、磁法、激发极化法、电磁法、岩性探测仪及多种天然地震法和化探方法等综合方法的作用,并与地质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密切结合;讨论了方法应用试验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文章最后一部分是从本区大地构造的演化探讨了区域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前景,认为这一地区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挤压造山带及其前陆区,在岩石圈强烈挤压下形成地壳增厚和深部物质的挤出折返,使深部的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层推到地壳浅部;深部生成的柯石英等高压超高压矿物及地幔熔融岩浆同时上侵;生成大量钙碱性岩浆并存储在中地壳部位,通过长期与中下地壳金属物质进行交换,形成矿液的集中优势,通过后期出现的张性断裂构造而进入地壳表层,再经过与围岩发生物理化学成矿作用后沉淀成矿。归纳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造山带一种新的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73.
全球地球化学填图——历史发展与今后工作之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学锦 《中国地质》2008,35(3):357-374
区域性与国家性的地球化学填图已取得进展,如何在可期待的未来以极低密度采样获得周期表内大多数元素在全球的分布,有赖于对填图理念的更新及采样介质、采样部署与采样方法研究的进展。英国Webb等发现在数平方千米至数十平方千米汇水盆地之河口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其分析结果可大致逼近其上游汇水盆地内土壤中元素之平均值。挪威及中国的研究工作表明在更大河流(其汇水盆地达数百、数千以至数万平方千米)的河口采样,这一规律依旧适用。看来,这种分形规律还可进一步延展至世界上一些汇水盆地达数十万至百万以上平方千米的主要入海河口,但这方面尚需作更多的研究。在这种新的填图理念指导下,提出了为实现全球地球化学填图的短期研究与试点计划和长期全面实现之规划。  相似文献   
74.
就贵州省当前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地质报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指出了问题的所在,提出应引起注意和重视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5.
揭示Rankine涡风场模式和Jelesnianski风场模式之间的联系,并设计了一种台风风场分布模式,它的风速分布曲线落在Jelesnianski和Rankine涡两个风场模式的风速分布曲线之间,具有一个既优于Jelesnianski又优于Rankine涡的风速衰减速率,因此它同时克服了Rankine涡模式计算风速偏小和Jelesnianski模式计算风速偏大的缺点,以一种比较合理的变化趋势向远方衰减,成为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台风风场分布模式。同时,文中提出的移行台风风场计算方法对宫崎正卫、上野武夫和Jelesnianski模式都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76.
依据地貌学和风景学的角度,福建沿海景观以闽江口和九龙江口为界可分为3个景观亚区,并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动态性与脆弱性和关联性与分异性等特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的原理研究沿海景观的构成与格局,在沿海景观的分类和特征概括的基础上,探讨福建沿海景观旅游开发与建设的模式.通过维护沿海景观系统的稳定,优化沿海各景观亚区的分布格局,提高沿海景观的整体舒适性和挖掘文化景观的内涵等应对措施以实现福建沿海旅游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7.
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十·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的业务化研究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渤海三维海洋温度和海流数值预报系统研制完成,并于2003年10月,开始试预报.本文对该预报系统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8.
热带大西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模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美国夏威夷大学发展的中等复杂程度海洋模式(IOM)在给定表面强迫条件下模拟了热带大西洋上层海洋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时空结构.利用NCEP的41a(1958~1998年)逐月平均表面资料作为强迫场,积分海洋模式41a作为控制试验,并利用模式分别做动量(风应力)通量和热量通量无异常变化的平行试验,与控制试验作比较.对3组试验模拟上层海洋变率状况的比较,并按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分别分析,揭示表面风应力和热通量异常对海表面温度和温跃层深度变化的影响,并比较了其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了热带大西洋上层海洋的变率.模式模拟的海表面温度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弱ENSO型,年代际变化表现为南、北大西洋变化相反的偶极子型.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热力强迫和动力强迫对海表温度变化都有贡献,其中赤道外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变化主要由热通量异常引起,而近赤道SSTA的变化主要由动量异常强迫引起.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热通量强迫的作用远比动量强迫重要.模式不仅能够模拟SST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率,还能够模拟温跃层深度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率.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温跃层深度的变率主要由动量异常决定,热通量异常强迫的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79.
油气勘探证明,古三角洲沉积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尽管大型三角洲的沉积体非常巨大,但毕竟为数有限,而中、小型三角洲数量甚多,分布普遍,沉积层次清楚,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建立多沙性中、小型河流入湖三角洲沉积模式,对于我国的油气勘探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0.
杨良华 《海洋预报》1995,12(4):34-42
本文探讨东海区近海强风预报模式,首先介绍建立预报模式的思路和步骤,及使用说明,为了验证强风预报模式和判别条件,用1986、1987上日本传真天气图进行试报,准确和基本准确度为91.1%,并给出了1989、1995年随船试验预报结果,准确和基本准确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