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9篇
  免费   1145篇
  国内免费   2826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207篇
地球物理   276篇
地质学   8009篇
海洋学   876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426篇
自然地理   33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297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91.
Ce同位素——一个新的地球化学示踪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样品的精确测定,获得了国内首批Ce同位素数据。所获的资料表明,自然界岩石、矿物中的Ce同位素组成有足够大的变化,在地球化学研究中是一个新的地球化学示踪器,它可以揭示其源区的LREE分馏作用特征和源区环境的性质,Ce同位素在研究漳矿产与洋是底环境方面也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2.
化学地层划分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岩层中的地球化学差异对地层进行划分是地层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在区调工作中获得的较为系统的岩石光谱半定量全分析数据,采用有序样品最优分割法和对分移动窗口法,对新疆温都哈拉一带的古生代地层进行了化学地层划分,并与野外根据宏观岩性特征划分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东川稀矿山式铁铜矿床与奥林匹克坝式铜、铀、金、稀土矿床对比研究表明,有其相似的地质构造背景和某些相近的成矿特征,但在某些成矿条件和矿化特征上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我国某些地质构造环境有利,稀矿山式铜多金属矿发育的地区,提出寻找类似奥林匹克坝式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同时也应该注意稀矿山式铁铜矿床的成矿特征和评价标志。  相似文献   
997.
998.
吉林东部延吉地区大面积出露的中生代火山岩,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三个火山喷发旋回。各旋回火山岩均属SiO2过饱和的中基性—中酸性岩类。从第一旋回至第三旋回岩石碱度变化较大,岩浆分异明显,特别是第三旋回分异作用明显高于第一、二旋回。火山岩中金、铜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普遍高于同类岩石的克拉克值几倍至几十倍,而且随着岩浆分异程度的升高,其平均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为本区金、铜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999.
孙希 Rich.  JP 《世界地质》1998,17(1):26-39
巴布亚新几内亚波尔盖拉(Porgera)金矿床是世界的碱性浅成熟液金矿体系(第Ⅱ阶段)的一个实例,同时它经过岩浆热液金成矿的初始阶段(第Ⅰ阶段),通过这两个成矿阶段矿脉中流体包囊体的气体及离子色谱分析(GC和IC)可确定在成矿过程中流体的组分及其参与过程。这些数据资料显示了三种端元组分流体的存在,其中最稀释的一种贯穿了整个成矿过程,被认为是大气起源经过演化的地下水,它的成分包括500miMNa^+  相似文献   
1000.
翡翠的表生地球化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位及 《云南地质》1998,17(3):387-391
缅甸翡翠是一种极少见的富Na贫Si的超基性岩,在高压低温下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一般情况下,翡翠都含少量Fe、Mn、Cr等致色元素,因此出现绿色、紫色、黄红色和黑色。在表生作用中,Fe^2+氧化形成翡和红雾,Mn^2+氧化成棕、黑色的物质,Cr^3+较易被淋失。翡翠皮壳的砂发、红雾、松花、蟒带、黑癣、猫尿等,是鉴别赌石的重要标志;在加工过程中红雾、猫尿常可被作为巧色加以利用,增加了翡翠的工艺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