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9篇
  免费   1342篇
  国内免费   3118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295篇
地球物理   378篇
地质学   9119篇
海洋学   924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654篇
自然地理   56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404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286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230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童劲松  刘俊  钟华明  夏军  鲁如魁  李运怀 《地质通报》2007,26(12):1654-1664
藏南洛扎地区广泛分布有近东西向产出的基性岩墙群,主要侵位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及其以前的地层中,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成岩年龄138.0Ma±3.5Ma。基性岩墙可以划分为2种主要类型:一类低K(K2O=0.06%~0.54%),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低[∑REE=58.95×10-6~115.5×10-6,(La/Yb)N=0.23~2.94],亏损LILE;另一类富K(K2O=1.22%~1.67%),稀土元素总量和轻、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较高[∑REE=199.97×10-6~381.47×10-6,(La/Yb)N=6.57~11.5],富集LILE而亏损HFSE。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基性岩墙为具大陆拉斑玄武岩特征的大陆板内岩浆侵入体,可能分别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基性岩墙群是新特提斯洋晚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标志着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处于强烈的拉张、裂离和岩石圈伸展减薄、软流圈上涌的构造环境与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972.
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的关系——以东天山为例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通过在东天山15万km2的战略性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共圈出大于1000km2以上的地球化学块体18处,其中铜-铅-锌-银地球化学块体5处,铜地球化学块体3处,铜-镍地球化学块体1处,金的地球化学块体4处,铀的地球化学块体3处,铂-钯地球化学块体1处,钨地球化学块体1处。有6处地球化学块体与已知矿集区相对应,新圈定的地球化学块体12处,其中有3处发现了新的矿床。根据这些块体与矿集区的对比得出如下结论:所有的已知矿集区都位于地球化学块体的范围之内,地球化学块体为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有矿集区的存在一定有地球化学块体的存在,但反过来有地球化学块体的存在不一定有矿集区的存在,地球化学块体是客观存在的,而矿集区是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矿床并勘探到一定程度才能称作矿集区,因此,地球化学块体内可能会存在潜在的矿集区,这为利用地球化学块体预测新的矿集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3.
中国东部陆下岩石圈地幔中的再循环地壳流体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幔捕虏体中的流体挥发份保存了地幔演化过程的流体介质.中国东部二辉橄榄岩捕虏体中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流体挥发份的化学组成和碳、氢和氧同位素组成分步加热质谱法测定结果表明,陆下岩石圈地幔以较轻的碳、氢同位素和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大为特征,高温(800~1200 ℃)释放的CO2和CO呈现较轻的δ13C值,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地幔捕虏体明显不同[1].  相似文献   
974.
小兴安岭东部地区位于中亚-兴蒙巨型造山带的东段,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环太平洋中生代构造域的交汇部位,是东北地区发展历史较长、构造岩浆活动较复杂的造山带之一.  相似文献   
975.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曾以其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闻名于世,该矿床上部为风化淋滤型褐铁矿床(铁帽)和层状菱铁矿,下部为铜矿和铅锌矿.  相似文献   
976.
地下水化学特征是影响和控制核素迁移的重要水文地质因素,因为核素在迁移的过程中,与地下水、岩石之间不断发生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如吸附、溶解、沉淀等.发生在核素、地下水、岩石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可以起到阻滞或减缓核素在地下迁移的效果,也可能起到促进核素迁移的作用.核素、地下水、岩石间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对核素迁移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另一方面取决于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因此,在高放废物场址选择和评价中,必须研究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977.
杨文凯  白洁  严卫  刘健文 《气象》2007,33(4):35-39
云迹风反演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选取随风移动、变化缓慢的云,即示踪云。文中设计了一种示踪云选取算法,以改善云迹风的质量和密度分布。该算法的特色是反演风的位置并不固定在反演网格的中心位置,而是通过梯度分析的方法使反演风的位置得到优化,再经过积雨云检测和灰度分布均匀程度检验,剔除不适合用来反演的目标物。对用该方法选取的示踪云进行云迹风反演,然后对反演出的云迹风进行环流分析,并与探空风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反演出的云迹风质量好,密度很高,清晰地反映出天气系统的风场结构。  相似文献   
978.
步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城市测绘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改变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手段,提高了信息采集、整理和  相似文献   
979.
冀中滨海平原大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冀中滨海平原区廊坊市1971-2000年9个观测站大雾资料,对该区域大雾、浓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1)大雾尤其浓雾是冀中滨海平原区秋、冬季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2)大雾、浓雾除具有低能见度外,其连续性、持续性和大范围同日出现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具有灾害性影响的特征;(3)自1990年以来,年平均大雾日的变化有明显加剧的现象,相比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浓雾日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4)影响大雾日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气候条件的变化,浓雾日数的增加还与城市经济化发展、空气污染程度加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80.
以北祁连西段吊达坂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元素含量的概率分布、元素富集与分异、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分析及异常元素组合等特征的研究,在区内共圈定综合地球化学异常18处,划分出3个铜铅锌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发现矿点4处。研究结果显示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北祁连西段半干旱高寒山区找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