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627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1986篇
海洋学   131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51年   6篇
  1950年   11篇
  1949年   9篇
  1948年   18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13篇
  1944年   21篇
  1943年   12篇
  1942年   14篇
  1941年   17篇
  194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21.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近年来引起国际地学界极大关注的一次重大生物演化事件,相关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它开展研究,已发表数百篇专门的论文(著).对该事件的研究涉及较多的学科领域和科学问题,内容广泛,对其触发机制和控制因素也有多种观点或假说.文章对这一事件研究进行述评,并结合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就其中的4个关键科学问题逐一进行详细剖析:(1)奥陶纪大辐射与生物门类、生态方式、海水深度、纬度及气候的关联;(2)奥陶纪海洋生物的生态及食物网;(3)化石记录与真实的生物多样性;(4)奥陶纪大辐射的起因与控制因素.此外,还指出了解决这四方面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22.
尹超 《地球》2014,(1):109-110
在辽西义县的中德化石馆内有一件来自海外的明星标本,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始祖乌。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第10件完整的始祖鸟标本,它来自遥远的德国,  相似文献   
923.
《国土资源情报》2012,(3):F0003-F0003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6.9公里,面积11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典型丹霞地貌为特色,辅以恐龙化石、道教文化、摩崖石刻于一体。齐云山,古称白岳,湖光山色,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924.
新疆地区是史前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而地处新疆西天山地区的阿敦乔鲁青铜时代遗址,是古代人类活动、文化发展与演化过程的重要时空节点。但是目前对该遗址古人生存策略,尤其是对于当时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遗址的季节性使用的认识,存在不同观点。本研究通过对阿敦乔鲁遗址中房址内堆积物、羊粪化石以及遗址周边现代羊粪、自然地层进行植硅体、孢粉分析,发现了农作物植硅体以黍(Panicum miliaceum)和麦类作物的稃片为主,遗址使用后期出现少量的粟(Setaria italica),揭示了该遗址农作物组成以黍、大/小麦(Hordeum spp./Triticum spp.)为主,兼有粟的混合结构。在秋季(9月份)采集的现代羊粪中,孢粉种类(24个科/属)和浓度(平均65533粒/g)显著高于羊粪化石的孢粉种类(9个科/属)和浓度(平均27189粒/g),且现代羊粪以蒿属(Artemisia)植物(7~10月开花结籽)花粉为主(平均54.95%),羊粪化石中蒿属植物花粉仅有19.20%。来自早熟禾亚科(Pooideae)种子稃片的植硅体,在现代羊粪中的含量(平均3.62%)显著低于在羊粪化石中的含量(平均13.84%),羊粪孢粉和植硅体分析结果,揭示了阿敦乔鲁遗址羊类放牧时间应该处于花期结束后,植物已结籽的秋-冬季节,为阿敦乔鲁遗址冬季牧场的性质提供了植物学证据。同时房址内火塘、活动面和储藏间的堆积中植硅体组合与羊粪化石植硅体组合接近,暗示了羊粪可能被大量收集储藏,作为主要的铺垫物和冬季燃料使用。研究结果对于深化青铜时代以来新疆西天山地区古人生存策略、食物结构等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25.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杭乌拉山以北哈日奥布日格断凹陷盆地两侧,北东向出露770km2的哑地层,前人将其划为二叠系双堡塘组,但该套地层的岩性和岩石组合及层序特征,与内蒙古岩石地层所述的双堡塘组的现在定义和地质特征及区域变化完全相悖。采用现代沉积学理论和层序地层学方法,开展岩石组合、基本层序、沉积构造与沉积环境研究,划分出3个段级填图单元。根据发现的笔石化石和被晚泥盆世中粗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侵入的关系,将地层时代确定为早志留世,改划为志留系圆包山组。泥盆纪区域变质变形作用使其发生浅变质和片理化变形,并形成轴向北东的复式向斜构造。后期叠加构造变形,形成紧闭倒转褶皱。志留系圆包山组的确定对本区地层划分和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6.
华北地块东北缘红庙子盆地鹰嘴砬子组孢粉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成龙  刘雪松  张梅生 《地质通报》2019,38(7):1089-1094
报道华北地块东北缘地区红庙子盆地鹰嘴砬子组的孢粉化石,建立了Cicatricosisporites-Abietineaepollenites-Piceites组合,该组合的主要特征为:以裸子类双气囊花粉和海金沙科孢子为主,含一定量裸子类无气囊花粉,未见被子类花粉,孢粉组合特征可与松辽盆地沙河子组对比。一些具有早白垩世时代意义的孢粉化石,如Cicatricosisporites sp.,Cicatricosisporites undula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 implexus的出现,表明鹰嘴砬子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根据孢粉化石资料,推测华北地块东北缘地区在鹰嘴砬子组沉积时期古植被面貌以松科和杉科组成的松柏类针叶林为主,林下生长着真蕨类。古气候相当于湿润-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927.
洛阳龙门地区出露连续的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碳酸盐岩,层内发育大量的风暴沉积构造,是研究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的良好剖面。研究区发育了6种典型的风暴相关沉积构造,根据风暴岩的沉积序列,识别出5种风暴沉积岩;研究了该区风暴沉积中遗迹化石,依据遗迹化石的分布特征以及镜下特征,划分出了3个风暴沉积序列层段,识别出6个遗迹属,建立了研究区遗迹化石的风暴沉积分布模式图,得出了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928.
鄂尔多斯高原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末次间冰期层系记录了8.5个风成的砂丘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交替构成的沉积旋回。通过对该层系磁化率值和CaCO3含量分布规律以及该地生物化石指示的古生态综合分析,认为所述沉积旋回主要是由干湿寒暖气候旋回波动所致。研究表明,米浪沟湾剖面末次间冰期Ⅰ、Ⅱ、Ⅴ层段的磁化率和CaCO3基本上显示峰态,在时间上可依次与氧同位素MIS5a、  相似文献   
929.
藏北羌塘盆地双湖地区发育一套以灰黑色油页岩、泥岩、泥灰岩互层为特征的岩相组合,含有丰富的菊石化石。该层位发现早侏罗世早Toarcian期Har poceras sp.菊石,它与欧洲广泛出现的早Toarcian期大洋缺氧事件的地层相当。通过分析,有机碳含量最高可达26.1%,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从-26.22%。变化到-23.53%0(PDB)。在地层剖面上,油页岩的8℃干酪根变化曲线显示明显的正偏移,偏移量接近2.17‰,与欧洲早Toarcian期缺氧事件地层同位素异常有很好的可对比性。  相似文献   
930.
New Tapejarid Pterosaur from Western Liaoning, China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A new tapejarid pterosaur Huaxiapterus jii gen. et sp. nov. is erected based on a nearly complete skeleton with a skull. The skull morphology of Huaxiapterus jii gen. et sp. nov. appears transitional between the skulls of Sinopterus and Tapejara. The skull morphology (low crest) of Huaxiapterusjii indicates that Huaxiapterus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Sinopterus than to Tapejara, which has a high crest. The relatively long and shallow skull of Sinopterus indicates that it is a primitive form. Huaxiapterus is more derived than Sinopterus but more primitive than Tapeja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