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1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970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415篇
地球物理   348篇
地质学   2251篇
海洋学   40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32篇
自然地理   23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祁连山摆浪河谷地的冰川地貌与冰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祁连山摆浪河上游是一个以前研究者未曾涉足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发现6套保存完好的古冰川沉积和与之对应的冰水阶地以及上覆较厚的黄土 堆积,根据地貌地层学研究和^14C、TL、ESR测年,确认它们分别代表了小冰期、新冰期、同位素2阶段、4阶段、6阶段和12阶段6次冰川作用,是迄今在祁连山地区发现的相对比较确定的清晰齐全的第四纪冰川序列,发生于氧同位素12阶段的中梁赣冰期,表明抬升中的祁连山至少于460kaBP前与冰期气候耦合,进入了当时的冰冻圈。  相似文献   
992.
湘西北早奥陶世南津关组生物丘(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湘西北张家界市温塘早奥陶世南津关组中部发现了小型生物丘 (礁 ) ,它们位于开阔台地与台地边缘斜坡毗邻的开阔台地边缘。经研究组成该生物丘 (礁 )的主要造礁生物之一是瓶筐石 (Calalhium) ,它具有固着、吸附和粘连周围生物或生物屑的造礁作用。笔者等的研究证实这类生物在早奥陶世南津关期业已出现 ,并有了初步繁盛 ,在此基础上 ,至红花园期有了更大的繁荣 ,广泛出现在扬子区。  相似文献   
993.
王二七  张旗 《地质论评》2001,47(6):566-567
左国朝等人对我们的“青海拉鸡山:一个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一文(王二七等,2000)中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学术争鸣有利于促进祁连山甚至广义的造山带的研究,我们表示欢迎并感谢《地质论评》给我们以答辩的机会。 一些人包括左国朝等人用裂谷的模式来解释拉鸡山的成因,认为其构造演化与中祁连地块的开合构造有关。粗略地看,拉鸡山确实像裂谷: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夹在两个非常  相似文献   
994.
北黄海西部全新统分布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黄海西部海区全新世沉积的研究是理解黄河泥沙向外海输运的过程、机制以及全新世期间黄河入海口在黄、渤海之间变迁的关键。然而,相对我国其他海区而言,北黄海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全新世沉积分布的全面认识。本文根据1998年和1999年在北黄海进行的两个航次的浅地层剖面记录(图1),对北黄海西部海区的全新世沉积有如下几点初步认识: 1)北黄海西部全新世沉积分布总体而言北薄南厚。沿辽东半岛一侧的海区,全新统极薄,厚度在1~2m以内,浅地层剖面上无明显表现。向南侧海域,全新世沉积逐渐增厚,在近山东半岛一侧海区,最厚可达30m左右。  相似文献   
995.
冀西北后沟金矿床交代成因钾长石激光探针40Ar-39Ar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冀西北后沟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钾化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床的形成与叠置于碱性侵入岩之上的钾交代作用有关.采用激光探针40Ar-39Ar微区定年法,测定交代成因钾长石的形成年龄介于176.7Ma至202.6Ma之间,相应的钾交代作用和伴生的金矿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早期;钾交代的脉动周期约为4Ma左右.  相似文献   
996.
冀西北东坪金矿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坪含金石英脉和破碎带型金矿产于海西期水泉沟碱性杂岩体的南接触内带.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阶段包裹体类型为气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为气液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在脉石英中随机分布,均一温度为 372~306℃,盐度质量百分数为3.7~1.0NaCl;气液包裹体沿脉石英的愈合微裂隙定向分布,均一温度为342~267℃,盐度质量分数为 1.9~0.8 NaCl.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水的氢同位素组成为-70.8‰~─108.4‰,氧同位素为2.44‰~4.05‰.东坪金矿成矿流体特征为NaCl-CO_2-H_2O型高温低盐流体,它虽可能来源于燕山期岩浆热液,但受到了古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不混溶、水-岩反应及古大气水的混合是造成本矿金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7.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百年雨型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施能  杨永胜等 《气象科学》2001,21(3):316-325
本文用1900-1950年的我国实测的与内插的降水、气温资料,结合近代先进的统计方法对立了1900-1950年我国东部夏季降水雨型序列,并将其与已有的近48年(1951-1998年)的夏季雨型序列相衔接,进而研究了近百年我国夏季雨带的演变规律及其与ENSO的关系,此外,还研究了百年夏季雨型与大气活动中心在基本态时间尺度上的关系,研究了北太平洋涛动和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祁连山区中西段沉积物粒径和青藏高原隆升关系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傅开道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169-174
通过对祁连山中西段河流沉积物粒径的测量统计, 探寻其与青藏高原北缘主峰和高原高度的相关关系, 建立相应的关系模型, 并将模型应用到老君庙剖面, 最后得出青藏高原北缘自8.35 Ma以来高原隆升过程曲线. 据此认为青藏高原北部自8.35MaBP隆升以来, 从平均海拔约900 m隆升到现在的约3700 m, 其中8.35~3.1 MaBP隆升较慢, 幅度较小, 总抬升了420 m, 3.1 MaBP至今, 隆升加剧, 表现为明显的后期加速过程, 共抬升了约2400 m. 0.9 Ma左右, 青藏高原北部抬升到平均海拔约3000 m, 进入冰冻圈; 主峰达到4000 m以上, 指示主峰发育冰川.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北祁连——河西走廊地壳细结构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在北祁连-河西走廊测制了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查明测区莫霍界央深40-50km,向南倾向连山区,北祁连山前逆掩断裂西南倾,上陡下缓消失于3.5-4s处(可能是滑脱带)。阿尔金断裂向东延伸到宽滩深部,倾向南,下切到地下壳,阿尔金断裂带与北祁连冲断裂带吸收了印度板块向北推移产生的压应力。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应用WILD GAK-1陀螺经纬仪进行逆转点法、中天法及时差法的定向实验,论述了3种定向方法的理论精度,并和实际定向精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