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测绘学   716篇
大气科学   1044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190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71.
RTK(Real Time Kinematic)即实时动态测量系统,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  相似文献   
972.
973.
无人直升机搭载激光雷达(LiDAR)进行输电线路巡检具有高精度、低成本的优点,为了获取高精度输电线路三维点云高精度地理空间坐标,采用基于基站差分动态后处理(PPK)、江苏省连续运行参考站(JS-CORS)、千寻位置(QX-CORS)等三种不同定位服务方式进行输电线路巡检,分析了三种定位下获取的点位定位精度以及点云质量....  相似文献   
974.
利用潮汐模型NAO.99Jb和FES2014确定了山东邻海的深度基准面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NAO.99Jb模型确定的深度基准值L10的中误差为23.28 cm,FES2014模型确定的深度基准值L13的中误差为34.37 cm,长周期分潮的相对误差过大导致加入长周期分潮改正项后深度基准值中误差分别增大了...  相似文献   
975.
APN技术在中尺度自动站数据通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海南省气象局中尺度自动站网络建设实际案例,介绍了基于GPRS技术和SDH网络的APN组网原理,并详细讲解了其组网的配置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976.
杜仲进 《现代测绘》2021,(z2):16-20
针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观测数据产品的质量分析和控制问题,通过使用G-Nut/Anubis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观测数据产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质量分析和检核,主要获取基准站数据质量结果,为基准站运行维护、框架数据处理和产品服务,提供可靠的评价指标,为"十四五"期间,省级基准站的北斗三代系统改造和省域实时单北斗服务测试,奠定良...  相似文献   
977.
1986年6月,上海天台首次与日本和美国三个VLBI台站联合组成了洲际VLBI干涉网并取得了干涉实验的成功,第一次精确测定了上海台6米天线与北美大陆的GlicreekK站之间的基线长度,并由5条基线综合分析的结果精确算出上海台与夏威夷的Kauai站之间的距离,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上海台6米天线在全球VLBI坐标系中位置的精度。本介绍了实验的基本情况,着重进行了实验数据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8.
奚迪龙 《极地研究》1988,1(2):54-58
麦阔里岛和戴维斯站分别位于极光带中心和极光带极向边缘区内.这两处的极光吸收次数在晚间多些,其中突然性吸收主要出现在午夜(当地地磁时间)前,缓变性吸收在午夜后.极光吸收与太阳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太阳风高能粒子主要沉降在极光中心带磁午夜区,然后向东西与南北方向扩散,以向西的电射流为主,向东的为辅.但向西的弱些、速度慢些;向东的强些、速度快些.太阳活动增强后,尤其是强的X耀斑事件后,向西的电射流增多增强.另外,在较高磁纬地区的戴维斯站,冬季时极光吸收增多增强.但在极光中心区的麦阔里岛观测站,基本上无此种季节效应.这可能是由于冬季(对南半球而言)极光卵向南偏移造成的.  相似文献   
979.
应用谱分析方法,分析了中日亚洲季风观测实验期间所使用的高原自动站冬夏两季气象资料在频域上的特征。结果表明,夏季有6~8d、候、准4d和2~2.4d的振荡周期,冬季还存在12d即准两周的周期,还发现高原上的系统对四川盆地有影响。又用常系数物理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了500hPa高度场对热源分量的响应,发现对于短周期的温度波动,高度场几乎及时加以响应;对于中周期的温度波动,高度场要滞后1~2d才能作出响应  相似文献   
980.
吴新泉 《内陆地震》1998,12(1):78-82
自行研制的复合阵列天线具有增高,方向性图尖锐,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天线系统应用于超长距离的信号转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乌鲁木齐遥测地震台网使用自行研制的天线系统用2.5~3.5W发射功率发射。该天线可接收新疆乌鲁木齐台网长站距,超长站距(280km)223~235MHz频段的地震信号。信号场强贮备满足规范要求,不低于30db从而保证了超长站距无线遥测地震信号的接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