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1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859篇
测绘学   269篇
大气科学   272篇
地球物理   295篇
地质学   1710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9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唐荣江  朱守彪 《地球物理学报》1954,63(10):3712-3726
地震是断层的摩擦失稳过程.摩擦本构关系对断层的破裂成核、破裂传播、破裂速度、能量释放、破裂终止等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为了比较不同摩擦关系在断层自发破裂动力学过程中的影响,文中引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4种典型摩擦本构关系,它们分别是:滑移弱化摩擦关系,速率弱化摩擦关系,以及速率-状态相依摩擦关系中的老化定律和滑动定律.研究中利用有限单元方法对上述4种摩擦关系控制的断层自发破裂过程分别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显示:当模型参数相同时,不同摩擦关系模拟的破裂行为总体上具有一致性,都可以产生亚剪切破裂或超剪切破裂,并且破裂传播速度的大小与摩擦本构关系的类型无关.此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速率弱化摩擦关系可以模拟脉冲型破裂;而其他3个摩擦关系只能模拟裂纹性破裂.(2)不同摩擦关系模拟的超剪切破裂转换长度不同,速率-状态相关摩擦关系的老化定律相比其他摩擦关系需要更大的转换长度才能实现亚剪切破裂转变为超剪切破裂;而速率弱化的摩擦关系的超剪切转换长度可以为0,即不需要转换距离就直接产生超剪切破裂.(3)速率弱化摩擦关系模拟的破裂速度自成核后很快就达到稳定值;而其他类型摩擦关系模拟的破裂传播则要经历由缓慢破裂到逐渐加速直至达到稳定破裂的过程.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本文所使用的4种摩擦关系都不能完整地反映实际大地震破裂过程的摩擦属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82.
刘师成 《海洋学报》1994,16(2):95-100
本文用光镜(LM)、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在光镜下难以分辨的主要采自海南省西沙群岛的硅藻共6属13种,其中有4个新种,3个新记录种和1个新记录属(以*号为记),它们是:Synedracy clophoroides sp.nov.,* Cyclophera tenuis,Plagiogramma parva sp.nov.,Plagiogramma pandurata sp.nov.,P.atomus,P.reimeri,Opephora elliptica sp.nov.,O.martyi,O.olsenii,O. sp.*Fragilaria brevistriata var,elliptlca,*F.construens和Pseudostaurosira brevistriata.  相似文献   
983.
城市地产价格是城市地产经济作用的反映,是地产权利和土地收益的购买价格。地产价格从交易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土地所有权价格,一是土地使用权价格,但两者并无本质区别,所有权价格实际是使用权的买断价格,土地使用权价格又可分为出让价格和转让价格。鉴于我国地产市场还不发达,从供求关系还难以反映出地产价格的真实面目。同时由于地产权利的多样化,进而导致地产价格在实践中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984.
南京大学海洋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该中心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为依托单位,以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中心成员来自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大地海洋科学系和生命科学院等院系,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色。现任研究中心主任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少涌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  相似文献   
985.
根据湖南地层发育情况,依国际地层划分标准和中国地层指南要求,将湖南省境内原震旦纪早世划归新元古代南华纪,地层系统可分为3个相区.综合已有同位素测年数据,初步建立起南华纪年代构造格架,确立南华纪底界年龄为800Ma左右,顶界年龄为700Ma左右.  相似文献   
986.
宋宁  王铁冠  李美俊 《沉积学报》2007,25(2):307-313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古近纪阜宁组二段暗色泥岩及其生成的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存在着偶碳优势、奇碳优势以及二者共存的3种分布型式。本文重点探讨正构烷烃奇碳优势和偶碳优势共存的形成原因。在这类暗色泥岩与原油中,正构烷烃通常低碳数部分呈nC15、nC17优势,中碳数具有nC20、nC22优势,高碳数为nC25、nC27、nC29、nC31优势;并且具有强烈的植烷优势、较高的伽玛蜡烷指数、含有一定量β胡萝卜烷和C24四环萜烷。分析认为沉积水体环境和有机质来源的变化决定了正构烷烃的分布形式,该类正构烷烃形成于湖盆水体盐度分层的沉积环境,主要来源于湖盆内藻类和湖盆外高等植物蜡。   相似文献   
987.
多路径效应影响是目前限制GPS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提出用交叉证认技术自动识别小波分解的信号层,再通过小波重构实现降噪和信号提取,并将该方法应用于GPS多路径误差的削减中。对模拟数据和实际GPS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合理分离不同噪声水平下资料序列中的信号和噪声;当噪声水平小于信号振幅的一半时,能成功分离资料序列中的高频信号。同时,运用该方法得到的多路径改正模型和GPS多路径效应的重复性,可有效地削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提高GPS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88.
提出一种十字带侧板型抗剪连接件,以混凝土强度、抗剪连接件长度、抗剪连接件数量为参数设计四个试件,并进行往复加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剪力-位移曲线、骨架曲线、初始刚度、抗剪承载力和应变等指标。结果表明:四个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一致,均由抗剪连接件与混凝土梁连接处率先产生裂缝,并向上端和下端发展,在混凝土出现压溃后达到极限状态;剪力-滑移曲线走势基本相同,均包括初始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另外,提高混凝土强度可增大试件初始刚度达16.44%,并能有效降低位移及应变;增大抗剪连接件长度仅提高试件初始刚度的4.25%,且对位移和应变的影响也较小;提高抗剪连接件数量可使初始刚度增大47.82%,抗剪连接件始终处于弹性,且有效减小位移和混凝土损伤,以及提高试件承载能力,满足弯剪分离式组合连接节点预期1mm最大位移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9.
建立埋藏火山的高精度地层格架对了解火山系统的演化、储层成因和资源潜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新西兰Taranaki盆地中新世Kora火山为例,利用小波变换和井震联合对比等方法,开展火山地层高精度格架分析.在Kora火山识别出20个堆积单元,主要为火山碎屑堆积单元以及再搬运碎屑堆积单元,可合并为5个部分(相当于5个火山机构);整体上火山地层的建造与喷发中心的形成和迁移有关. 利用井和常规三维地震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出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系统、可建立堆积单元尺度的高精度地层格架,利用常规三维地震数据只能识别出部分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只能建立火山机构尺度的地层格架. 相对年代的高精度地层格架是埋藏火山的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990.
交叉裂隙作为裂隙网络的基本结构是控制场地尺度非饱和渗流特性的关键。随着流量的减小,交叉裂隙非饱和渗流将从连续、稳定的线状流转变为非连续、非稳定的滴状流,但目前对后者的研究还很少。在滴状流条件下,开展了交叉裂隙非饱和流动特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发现了交叉裂隙滴状流存在毛细力驱动以及重力与毛细力联合驱动两种分流驱动模式。基于瞬态静力平衡方法,提出了一套液滴分流理论及计算模型,实现了动态分流过程的定量化描述与预测。结合模型预测与可视化试验,详细探究了两种模式下液滴的分流过程,阐明了动态分流行为受重力、毛细力、黏滞力共同控制的细观机制,并揭示了液滴长度、裂隙倾角、通道中液体的累积等因素对界面流速、分流体积比例的影响。研究成果为低流量、低饱和度条件下非饱和裂隙岩体渗流的预测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及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